集英殿下初登第,神虎门前便挂冠。
朱时敏,字师古,眉山(今属四川)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除秘书郎,七年,除著作郎(《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年,迁将作少监,十四年,知潼州。
  猜你喜欢
水满平塘过雨,洗妆红褪芙渠。绿荷美影荫龟鱼。无限闲中景趣。
潇洒高堂邃馆,那堪左右图书,凌云赋得似相如。多少风流态度。
连章得请避洪钧,赭案除书天下闻。
久冠鹓鸾为上宰,别驱貔虎作中军。
单车款曲怀辽帐,一燧平安出陇云。
今日朝绅回首看,始知知退是元勋。

笑续离骚赋远游,霜寒云梦杳然秋。何时把钓梁溪上,醉嚼蟹螯馀罢休。

若非韩信难除项,不得萧何莫制韩。
天下须知无一手,苟非高祖用萧难。
一声啼鴂画楼东,魏紫姚黄扫地空。
多谢化工怜寂寞,尚留芍药殿春风。
闲馀何处觉身轻,暂脱朝衣傍水行。
鸥鸟亦知人意静,故来相近不相惊。

芦山一何高,上上不可尽。我行独忘疲,泉石有招引。

须臾出蒙密,矫首眺无畛。已谓极峥嵘,仰视犹隐嶙。

新斋小休憩,馀力更勉黾。东峰切霄汉,首夏正凄紧。

杖策同攀跻,极目散幽窘。万里俯连环,千里瞰孤隼。

因知平生怀,未与尘虑泯。归涂采薇蕨,晚饷杂蔬笋。

笑谓同来人,此愿天所允。独往会淹留,寒栖甘菌蠢。

山阿子慕予,无忧勒回轸。

碧岭崔嵬鸟道悬,夕阳明灭白云边。斧斤不入山林静,鸣鹤一声闻九天。

歌风台前河水黄,歌风台前春草碧。

黄河之水日夜流,碧草年年自春色。当时汉祖为帝水,龙泉三尺飞秋霜。

五年马上得天下,富贵乐在归故乡。里中父老争拜跪,拄杖麻鞋见天子。

龙颜自喜还自伤,一半随龙半为鬼。翻思向日亭长时,一身捧檄日夜驰。

只今宇宙极四海,一榻之外难撑持。却思猛士卫神宇,安得长年在乡土。

可怜创业垂统君,却使乾机付诸吕。淮阴年少韩将军,金戈铁马立战勋。

藏弓烹犬太急迫,解衣推食何殷勤。倒使英雄遭妇手,血溅红裙当斩首。

萧何下狱子房归,左右功臣皆掣肘。还乡却赋《大风歌》,向来老将今无多。

咸阳宫殿眼亲见,今日荆棘埋铜驼。

台前老人泪如雨,为言不特汉高祖。古来此事无不然,稍稍升平忘险阻。

荒凉古庙依高台,前人已矣今人哀。悲歌感慨下台去,断碑春雨生莓苔。

溶溶太液涨新波,鸂?凫鹥点嫩莎。百尺飞虹通步辇,东西别馆得春多。

稍喜世缘贫日少,何妨丘壑寄余生。渔樵堪作闲中计,鸡黍聊寻世外盟。

两岸蓼花晴放棹,一龛蕉雨夜谭兵。床头龙剑时时吼,五岳胸中似未平。

一湖幽况送诗篇,画阁初晴暮卷帘。两岸烟岚飞鹤点,数声钟磬醒鸥眠。

山从虚镜遗真影,塔向空天立自然。多少白云分片段,悠悠竟与远峰连。

年年腊后见冰姑。玉肌肤。点琼酥。不老花容,经岁转敷腴。向背稀稠如画里,明月下、影疏疏。
江南有客问征途。寄音书。定来无。且傍盆池,巧石倚浮图。静对北山林处士,妆点就、小西湖。
牧童与樵叟,共载牛背归。
我无薪蒸计,南山松栎稀。
寒风昨日至,须用葺我扉。
故园或可废,亦以完我衣。
人生有定分,勿怪生理微。

肥遁怀徐孺,卑栖忆子真。可知同醉客,半是倦游人。

乍拂帘旌燕,将归江渚身。持尊向长者,辛苦涉通津。

苍苍孤松外,更有一林竹。徘徊松竹间,数子皆耆宿。

老圃且共娱,清霜忽忘肃。正喜餐黄英,有客来不速。

坐客静相对,狂谈惟我独。城东晚香叟,新诗示一轴。

为报岭头梅,驿使已相属。我欲祷苍苍,留此东篱菊。

但得傲霜枝,常伴破茅屋。何须白衣至,醇醪吾自足。

终古沧桑几劫灰,行人过此一徘徊。依然汉水浮天去,不见庞公上冢回。

《荆楚岁时》思续记,《襄阳耆旧》有余哀。我来欲伴鹿门隐,莽莽平芜但草莱。

笔底锺王通草圣,胸中郊岛富唐吟。
竺仙去后无文佛,今日喜逢僧翰林。

雁下湖光远,鹰凌霜气高。此时见之子,物外挺人豪。

幽意秋飞练,长吟砚涌涛。丈夫忘得失,岂复恋绨袍。

万镞离弦韵有余,鹤铭雁塔势萦纡。此行人与书俱老,悟入长年打桨初。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