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十七首

七步周行犹仿佛。指天指地不分明。
是非既落傍人耳,洗到驴年也不清。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猜你喜欢
我圃殊不俗,翠蕤敷玉房。
秋风不敢吹,谓是天上香。
烟迷金钱梦,露醉木蕖妆。
同时不同调,晓月照低昂。

窣堵波寒对水东,坐来初报夕阳钟。回环桑柘疑无际,咫尺云烟隔几重。

听讲有心陪寂寞,杖藜何日许从容。主人境界诸缘尽,应笑规规着画龙。

野色迷亭晓,龙墀待押班。带涎移海木,兼雪写湖山。
月白吟床冷,河清直印闲。唐封三万里,人偃翠微间。

排危盛气冠英雄,逆耳忠言悟沛公。何事时人太求备,欲将瑕翳掩前功。

君因风送入青云,我被人驱向鸭群。
雪颈霜毛红网掌,请看何处不如君?
道不远,在身中,物则皆空性不空。
性若不空和气住,气归元海寿无穷。
欲得身中神不出,莫向灵台留一物。
物在身中神不清,耗散精神损筋骨。
神驭气,气留形,不须杂术自长生。
术则易知道难悟,既然悟得不专行。
所以千人万人学,毕竟终无一二成。
神若出,便收来,神返身中气自回。
如此朝朝还暮暮,自然赤子产真胎。

江郭遥闻鹤上笙,也将仙墨寄多情。相思几度閒花落,厌听孤城一笛声。

飞花坠絮,竟欲送春归,晚风人悄。闲云共袅。向阑干望去,一般萦绕。

轻暖轻寒,怎把轻绵换了。自颠倒。快唤取香醪,愁待伊扫。

沉醉休坐啸。忆水畔兰舟,岸边桂棹。出门一笑。问韦郎可见,乱山残照。

爱杀房栊,莫把香篝撇掉。暮烟罩。去添衣、且休游眺。

北风吹断蓬,寒云暗四野。四野何茫茫,江流迅如马。

野草被严霜,荣枯不相假。疆域日以殊,远客何为者。

坎凛怆中怀,悲歌泪如写。

海上春风日日颠,山头春色几时妍。清明过了朱明近,未有红芳到眼前。

江上秋多雨,山中昼出云。太虚终日曀,叠嶂不时分。

半觉蛟龙气,皆成虎豹群。微风动阊阖,暂喜见西曛。

十年裘马客长安,杖荣从军戍贺兰。桓典霜威开幕府,陈琳檄草据征鞍。

铙歌出塞边沙白,烽火登城汉帜丹。谁道护羌诸校在,功成今日属儒冠。

一纸寝丘书,僧窗屡卷舒。
无因浮左蠡,况复度匡庐。
政以相望远,非关自作疏。
梦成飞鸟去,千里不踌躇。

砂碛大风吹土屋,马上行人纱罩目。貂裘荆筐拾马矢,野帐炊烟煮羊肉。

十战群雄百战疲,金城万雉自汤池。
地分玉册盟俱在,露仄铜盘影不支。
中夜马群风北向,当年车辙日南驰。
独怜石鼓眠秋草,犹是宣王颂美辞。

云山元秀好,草木渐蕃苞。径陡斜开磴,檐疏旋补茅。

穿渠侵蚁穴,移树带莺巢。最爱岩前竹,分阴上枕坳。

传家何用富金籯,教子何如只一经。
庆历科名今已继,更教来叶嗣前磬。

天性惟一本,孺慕无尽时。晨昏犹省问,况乃生别离。

所以至孝心,感通若神奇。文安王孝子,派出太原支。

父避徭役苦,飘然天之维。岂不桑梓念,政猛过于虒。

生子襁褓中,乳哺仰母慈。命名纵有意,焉知后会期。

子长未识父,向母穷端倪。一闻五内裂,旭日绕寒飔。

雏乌尚反哺,孤云且暮归。痛父无所依,徒生复何为。

拜母出门去,新妇初结缡。尸饔已有托,四海往追驰。

逾赵凌燕塞,跨齐越海湄。朝餐荒烟里,暮宿孤魂祠。

吁天血泣雨,逢人泪陈辞。影响两无音,茫茫去何之。

艰阻穷且困,志益坚不疲。寤寐鬼神启,精诚天地知。

梦绕田横岛,卜协带山崥。识貌究难辨,讯名豁不疑。

旁观惊且叹,父子痛把持。漂零二十载,会合翻成悲。

弃缁归故里,旧案得齐眉。郡邑上其事,朝廷旌门楣。

兰桂联翩起,科名世第推。至今华缨结,孝乃万事基。

吾闻古之人,寿昌良可师。孰知三百年,前后同一规。

固由秉彝性,真切自天机。尤喜教化兴,培植世风移。

名教赖以振,惭无华黍词。所望采风人,于此日孳孳。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众作纷纷等噪蝉,先生中律更钩玄。如开元可二三子,自晚唐来数百年。

人竞宝藏南岳藁,商留金易后村编。傥令舐鼎随鸡犬,凡骨从今或可仙。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