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三首

一拳拳倒黄鹤楼,一趯趯反鹦鹉洲。
有意气时添意气,不见流处也风流。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猜你喜欢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无子抄文字,老吟多飘零。有时吐向床,枕席不解听。
斗蚁甚微细,病闻亦清泠。小大不自识,自然天性灵。
古庙积烟萝,威灵及物多。因知曹孟德,争奈此公何。
树古雷痕剥,碑荒篆画讹。今朝冥祷祝,只望息干戈。
日日河边见水流,伤春未已复悲秋。
山中旧宅无人住,来往风尘共白头。
一朝春夏改,隔夜鸟花迁。阴阳深浅叶,晓夕重轻烟。
哢莺犹响殿,横丝正网天。珮高兰影接,绶细草纹连。
碧鳞惊棹侧,玄燕舞檐前。何必汾阳处,始复有山泉。

昨夜雪深疑有雨,五更还作扫云风。我于此地虽无责,伤时失事心则同。

起来怅望一吁歔,又觉烈日侵阶红。隔墙鼓吹去何许,入户哀怨号无踪。

寻花恋蕊尔自乐,啼夫哭子情无穷。平生感慨垂老别,异时独与新丰翁。

迩来眼力不解事,彷佛推堕此境中。天公岂肯违一物,尔且莫叹杼柚空。

无心致祷祷必应,会见一雨半年丰。

片纸裁成数雨悭,王孙风致寄毫端。
只於天地交光里,认得前程万里宽。

峨峨墨潭山,纯浸潭水碧。高秋明月悬,照见蜿蜒黑。

忆昔乘桂舟,沿洄弄晴夕。同时钓游侣,惆怅千里隔。

同衰不相见,忆昔蓟门逢。送别吴帆远,含思燕树重。

湖光閒鹳鹤,秋色净芙蓉。月下长安梦,枫桥夜半钟。

苒苒复萋萋,征袍映欲迷。暖烟秦苑北,寒食杜陵西。

绿嫩羞鹦羽,青柔衬马蹄。南园新雨过,畦菜晓争齐。

殿腊残年里,搀春一日前。意如天弄巧,势似雪争权。

表瑞何嫌晚,成功不贵先。喜来呼热酒,莫上剡溪船。

两河交涨欲稽天,独抱牙璋此放船。大贝元龟开宝气,苍龙白虎耀晴川。

英雄上策思倾否,劳瘁遗黎念弛肩。不见昆崙已潜迈,中宵歌吹尚宾筵。

曾策羸骖笑独骞,秋风瑟缩楚南天。好诗都拾奚囊里,得句频过佛寺前。

坐傲浮云栖乱拾,生憎急管杂繁弦。而今头白心如水,惟有愁情到极边。

共指双星出殿迟,并肩私语有谁知?君王未出长安日,肯信人间有别离?

故居烧后拾残编,留得陶诗一两篇。彭泽岂堪犹作令,义熙何忍再书年?

漠漠春阴减却春,晚来微雨散轻尘。半生怀抱蠲冰炭,十载交亲逐溷茵。

天末孤云归似客,门前疏柳澹于人。屏居淮表堪罗雀,劳子东来慰隐沦。

龙虎相驱逐,干戈事战争。
千重汉围合,一夜楚歌声。
凄凉七十战,散漫八千兵。
失道欺田父,穷途遇灌婴。
天亡终不悟,览古亦伤情。
万仞峰前一水傍,晨光翠色助清凉。
谁知片石多情甚,曾送渊明入醉乡。
后园凿沼爱涟漪,日日行园人不知。
浴鸟参差云宿处,戏鱼来往芰摇时。
晚依岩岫分寒翠,秋入芙蓉映倒枝。
最是一泓清兴足,五湖情事寄临池。

  尝谓:文者,礼教治政云尔。其书诸策而传之人,大体归然而已。而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云者,徒谓辞之不可以已也,非圣人作文之本意也。

  自孔子之死久,韩子作,望圣人于百千年中,卓然也。独子厚名与韩并,子厚非韩比也,然其文卒配韩以传,亦豪杰可畏者也。韩子尝语人文矣,曰云云,子厚亦曰云云。疑二子者,徒语人以其辞耳,作文之本意,不如是其已也。孟子曰:“君子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诸左右逢其原。”独谓孟子之云尔,非直施于文而已,然亦可托以为作文之本意。

  且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而已。不适用,非所以为器也。不为之容,其亦若是乎?否也。然容亦未可已也,勿先之,其可也。

  某学文久,数挟此说以自治。始欲书之策而传之人,其试于事者,则有待矣。其为是非耶?未能自定也。执事正人也,不阿其所好者,书杂文十篇献左右,愿赐之教,使之是非有定焉。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