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如自固,外物岂能迁。
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莲三深红莲叶绿,平沙月上鸳鸯宿。青腰三板兰作桡,月下莫愁歌一曲。
移船入三三转深,三深调苦难为音。江边夜半谁为语,只有婵娟知此心。
露华渐白月渐午,刺舟自觅来时路。明朝系缆柳边门,却在夜来潮落处。
一棂霜月一篝灯,残梦新诗两不成。唤醒少年湖海意,五更枕上听潮声。
怜汝不得意,上书今又回。秋风江色暮,愁见菊花开。
抱玉时堪泣,投珠夜更哀。蓟门看白雁,曾否故园来。
客居城市厌喧嚣,举目云林变绿条。好景一年都已过,何曾散步到西郊。
绝塞为神亦可怜,一瓢冰雪献尊前。经年佳节同寒食,莫把清贫诉上天。
卷石巉岩蘸绿波,结盘古树挂藤萝。披图起我还乡兴,更欲乘风发棹歌。
越王城边春鸟吟,忽思美人歌舞心。一朝歌舞向吴国,水犀军散剑池深。
姑苏台下草连天,鸱夷一艇何茫然。
阴山一去紫台空,环佩何劳怨朔风。汉帝六宫春草碧,只今谁在画图中。
苍崖云卧碧漪寒,千古江山托钓竿。十里画眉声寂寂,一帆春雨过严滩。
新雨涨银塘。杨柳轻黄。偶然经过郁金堂。鸾镜乍开窗半启,恰好晨妆。
挽髻坐闻香。眉语商量。丁宁切莫露轻狂。真个相怜侬自解,妒眼须防。
半生无计涤尘襟,喜共旻公宿梵林。隔竹茶烟风冉冉,锁窗花影夜沉沉。
有心听法篝灯坐,著意敲诗步月吟。一榻未容清梦觉,又乘羸马逐朝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