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仕非其地宁无仕,此事还他德行人。彼以势邀吾自逝,丈夫无欲气常伸。
弃捐不预朝廷议,落莫真成老秃翁。放眼能宽蜀郡礼,高贤信有古人风。
都门倏忽三年别,樽酒淹留一笑同。还有野歌随拙舞,肯教庭炬彻明红。
夜来觅棹返东庄,遥望东庄道路长。书画满船风与月,蒹葭两岸露为霜。
荒鸡远唱如人哭,潮水东归似客忙。更念田家勤苦甚,晨炊灯火已煌煌。
清风元在钓台边,分派东嘉世有传。教子以经无尽藏,活人为德不唐捐。
年登九九方开帙,心契三三即了禅。寿得考终称善士,合将哀些表新阡。
万顷天光俯可吞,壶中别有小乾坤。云移塔影横江口,潮送钟声过海门。
僧榻夜随蛟室涌,佛灯秋隔蜃楼昏。年年只有中泠水,不受人间一点尘。
三年春色过边城,萍迹东归未有程。细细和风红杏落,涓涓流水碧湖明。
花林啜茗添幽风,绿亩观耕称野情。何日要荒同入贡,普天钟鼓乐清平。
三年两度过溵阳,鞍马红尘道路长。花月不应知我老,溪山也解笑人忙。
朔风凛凛频惊应,夜雨萧萧偶对床。他日水南营葬地,愧无遗爱在桐乡。
三十三山绕暨阳,兹山偏似马鞍装。六朝青色迷征骑,孤岫彤云压战场。
怪石悬崖双□稳,垂虹映涧一鞭长。天然点缀非雕镂,枫叶凝红竹衬黄。
寝门宿草泪丝丝,寒食风前独到时。遗爱伏恭赖犹子,招魂伯道痛无儿。
昔年早上东平颂,此日空瞻北海碑。莫怪杜鹃啼不住,棠梨一夜满空枝。
骑马归来景色迷,萧条门巷气凄凄。书声此夜人何处,酒醒三更鸟正啼。
久写奇方思服食,市来仙药尚封题。年年欲作长生计,岂料途穷日又西。
今年禾黍好,谷贱愁熟荒。两税半折色,无物充官粮。
薄田十数亩,妇子终岁忙。衣裳苦不早,野外饶风霜。
昨夜府帖下,新设常平仓。谁无久远计,饥寒实未遑。
人言太平世,耕凿两相忘。但愿长无扰,恩膏非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