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山(1214——1287),字元高,号稼村,宋初文学大家王禹偁的后裔。富州(今江西丰城)人。精《易》学,善词赋。宋末进士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四。其诗学刘克庄,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一八讥其为“下劣诗魔,恶道坌出”、“酸腐庸下”。《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文皆沿宋季单弱之习,绝少警策”(卷一六六)。著《稼村类稿》三十卷,有明正德刻本、万历刻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三三五二至三三五四录其诗三卷。文收入《全元文》。事迹见本集卷二九自作墓志铭、《元诗选》二集甲集。
小草有贞性,托根寒涧幽。懦夫曾一嘬,感愤不能休。
策马夷门道,萧条愁杀人。魏王公子不复见,大梁宫殿随灰尘。
七雄戈剑纷相击,秦兵已在邯郸陌。晋鄙难回朱亥椎,如姬早中侯嬴策。
春去秋来百草青,古城落日烟尘生。眼前不见抱关者,世上空传侠客名。
秋天摇落多愁思,信陵原头木应死。谁见豪门爱士时,惟有东流汴河水。
行行路何长,驱马来穷荒。征伐几兴替,空馀古战场。
连天白草动寒色,拂地皂雕盘夕阳。漠漠黄沙埋枯骨,终宵无定鬼火光。
四野征旗但云雾,千年杀气馀风霜。裂土封侯殊有志,力平北敌更西羌。
将军失律万夫死,惜哉秪饱虎与狼。生男胡为事戎行,爷娘不见增悲伤。
深闺恸哭罢刀尺,为谁灯下缝衣裳。托心梦寐恍一见,安得招魂还故乡。
薄伐太原自中策,秦皇汉武开边疆。至今烽燧尚多警,长城万里徒周防。
翻然挽辔独归去,浩歌倚剑天苍凉。
问秋来何处,向晚阴阴,入夜潇潇。已苦难消领,况离筵酒醒,独枕心焦。
故人送我千里,情梦碎寒潮。叹绮阁挑灯,篷窗拥被,各自无聊。
兰桡。系荒渡,念岁岁江湖,蓬泛萍飘。一掬相思泪,化明珠零乱,洒向蘅皋。
图画未忍重看,尝惯可怜宵。待共语羁愁,芦华万叠飞雁高。
混沌既凿开㟏岈,不周山倒愁女娲。伟绩奏成馀残块,棋布山巅或水涯。
闾山趾有补天石,此石眷属应一家。谁知沦落在海澨,沐日浴月葆精华。
天风海涛作知己,藉以芳草见烟霞。天生灵物岂终隐,不使万古埋泥沙。
我有父执刘守愚,读书博物为通儒。暂去司铎驻锦水,遂以捧檄勘海隅。
平生好奇惯搜剔,披检荆棘穷崎岖。忽得此石拜且舞,呼兄呼丈载以车。
古苔斑剥土花润,鹧鸪点閒龙文纡。秦皇鞭迹殷馀血,望夫粉黛娇模糊。
形质兼备瘦皱透,上皇山石恐不如。忆昔汗漫杭一苇,半在吴头半楚尾。
金焦北固峙海门,烛目怪石比比是。猛兽奇鬼相攫拿,片云孤帆欲飞起。
泗滨石磬设堂皇,灵壁砚山置棐几。少年弃掷不知惜,念言回首徒然耳。
今读君诗忽神王,赓以短章意未畅。更因海峤忆经游,廿年尘迹空惆怅。
羡君得石良足多,神毫濡墨为长歌。胸无灵珠吻复拙,石乎石乎当奈何。
一声弹指分今昔,光阴卅年飞度。旧雨潇寥,星辰错落,往事不堪回溯。
前尘细数,幸矍铄灵光,岿然如故。人海抽身,归航安稳片帆渡。
苏堤春事正好,羡湖山管领,风月佳处。玉篴征歌,金尊酹酒,为问欢悰几许,天涯倦旅。
但诉与离愁,已堪凄楚。那更津桥,杜鹃声又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