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荒十七纪前开,破浪骑鲸说渡台。山水无情频换主,英雄埋骨易成灰。
挽回沧海关天运,叱吒风云仗霸才。不信可人当代有,吾将物色遍蒿莱。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百八牟尼颗,携将万里游。归来还自笑,何不博凉州。
阊阖门重启,星辰地一隅。寂寥群籁动,惨淡百灵趋。
剑佩当风乱,松楸上月孤。他年神武气,或恐未荒芜。
槛畔辉辉纤月斜,幽香独立殿年华。多情似与诗人约,一夜还开四五花。
别情羁思共何如,迢递乡山梦有馀。仙井碧泉思旧业,客庭芳草对离居。
关河夜笛鸿飞外,海国春帆雪霁初。愧我萍踪无住著,知君终食故江鱼。
湖水阻青鞋,南游吊大崖。探书苍水绝,藏史血函埋。
遗怨留鸿字,孤吟闭鹿柴。郎君勤慰藉,难遣老夫怀。
奕世宗家不乏贤,衣冠犹见璧珠联。甘为彭泽归来后,欲究庖牺未画前。
酒熟但邀邻舍饮,书成应付子孙传。思乡游子情何限,安得相从濯涧泉。
数朵奇峰列画屏,参差泉石畅幽情。青茅旋㔶尖头屋,黄叶频煨折脚铛。
云合暮山千种㔶,鸟啼春树百般声。世间出世閒消息,不用安排总现成。
白门女郎若杨柳,舞衣深劝金陵酒。青丝素手结同心,沈醉东风回马首。
红袖掩啼痕,请君听妾言。柳色年年好,玉颜岂长存。
柔条不忍折,妾意与君恩。纷纷花落青春暮,雨暗长亭空断魂。
柳洲寺下丝竹繁,苏小墓边风日暄。天开十里水如镜,雨过六桥花欲言。
画船夜听孤山鹤,铁苗晓惊天竺猿。归来相迟桃源上,为唱《竹枝》倾绿樽。
十年帝里共鸣珂,别后悲欢事几多。汗竹有编归太史,雨花无迹染维摩。
湘江夜雨生青草,淮海秋风起白波。明日扁舟又南去,天涯相望意如何。
木落楚江晚,浑无一纸书。白云随望眼,还似别离初。
杨花飞尽荷花开,南人北人湖上来。荡舟自唱黄陵曲,载得山头月子回。
凉飙振四壁,啾啾鹤鸣悲。宵长不能寐,百绪纷中驰。
披帷览明月,夜气清明时。逐往事已误,警来心孰知。
空寒出古虑,懔默以自持。
高秋云物满河阳,死别生离事渺茫。千里凉风吹作客,五年圆月照思乡。
衣沾酒汁三分泪,梦断琴弦八度霜。寄语凤凰台下友,故园衰草总堪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