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范君用笔工五首

善舞吾闻霓裳曲,□□音有陶朱公。
长袖多钱世岂少,铁鞭难得尉迟恭。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
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轻牙低掌随声听。合调破空云自凝。姝娘翠黛有人描,琼女分鬟待谁并。
弄妆俱学翠心性。固向鸾台同照影。双头莲子一时花,天碧秋池水如镜。
能文兼悟性,前是惠休身。
为选来京邑,因吟访野人。
所居才隔水,不见忽经旬。
何事云归速,儒官拜敕新。

氤氲祥烟散,依稀扇影张。有天皆日月,无地不虞唐。

百辟趋跄肃,三公弼佐良。要知犬马臆,寤寐下龙荒。

学术深沉久未施,晚登台省世方知。
诗章好奏周文庙,字法宜磨魏武碑。
禁掖便当提大笔,名藩犹自拥高麾。
应怜共试金坡者,答飒浑如郑鲜之。

朝发石湖濆,暮抵太湖岸。青山亦多情,供我船中玩。

船行山亦行,一路青不断。白云渺渺山重重,不知何处昔是吴王宫。

越来溪边越城在,夫差受困云在兹山中。今朝扣禅关,访古寻幽踪。

僧言事往那能识,钟鼓声中度朝夕。郊台漠漠麋鹿游,茶磨团团蔓荆棘。

不须吊古伤怀抱,且欲凭高纵吾眺。人家历历新郭里,川渎沄沄胥口道。

吴江塔影昆山城,一览因之发长啸。天风万里天际来,吴王郊祀昔日登斯台。

千乘万骑湖上下,祗今安在唯见山崔嵬。船来船去湖西畔,青山无言人自换。

来来去去世无穷,莫学牛山独兴叹。

欲换明妆自忖量,莫教难认暗衣裳。忽然省得钟情句,不辨花丛却辨香。

江南有散人,几年卧草野。
破甑余法埃,衡门绝车马。
倘非义所安,一介不取舍。
辟轩门巷间,此意非满假。
虽云外不足,中有至足者。
道义辈古人,文章播天下。
一点浩然气,万象资陶冶。
持此复何求,酣歌对醆斚。
吁域箪瓢乐,千古一回也。
先生于此时,卓然秉大雅。
顾我愧高风,亦忝诗酒社。
何当登此轩,抵掌共披写。

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午,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小瓮吮醯酸透骨,寒缸吹焰火烧眉。何时翁媪花灯下,珠翠成行捧玉卮。

青裙女儿双髻螺。唱得吴宫子夜歌。酒醒月明眠不得,秋风吹落洞庭波。

来往频吴越,扁舟只载书。
言从交后浃,情恐别时疏。
凉意莲塘静,宵光竹牖虚。
悬知待明发,柝尽是愁初。

几年尘土污华簪,归想南庄树影深。廊庙山林南异趣,野云沙鸟是知心。

不嫌邻叟挨肩坐,却恐明公枉驾寻。沈水烟消荻帘捲,绿槐高处一蝉唫。

莫笑山庄小,偏於隐者宜。
门当八字路,园葺五经篱。
地暖花开早,天寒酒熟迟。
不须鸡报晓,已得数联诗。
人莫嫌山小,僧还爱寺灵。殿高神气力,龙活客丹青。

南城古要地,险隘接闽区。国家建昌垒,镇守东南隅。

一望樵湖野水分,奇峰巀嶪绝纤氛。岩光半落仙人石,日影全遮玉女云。

四月馀寒生几席,九天空翠散氤氲。乘风便欲凌飞翰,漫向青霄访道君。

获印兮汾阳,结茆兮湘之岗。
湘之岳兮帝宫谒帝,帝不敢骄兮奔魑魅而走蜚龙。
余行兮余意,一笑兮足惊一世。
人不知兮谓余立异,岂人见兮胜帝。
调古兮湘童,大道兮壶之中。
白璧苍蝇兮何污,噤不敢陈兮君怒。
苍苍上兮皇皇下,乐莫乐兮郴之土。
藐郴城兮楚涯,身非余兮辱余奚为。
策空鸣兮余去,人曰吾能料生不能料死。
生可玩兮不可留,宛故庐兮风翛翛。
汲水僧归林下寺,待船人立渡头沙。
澄江渺渺烟波窄,云静一天星斗斜。

横空秋气发,历乱舞山晖。楼势摇溪竹,钟声返寺扉。

谷闻群兕斗,云带断峰飞。独有乘风翮,迢迢万里归。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