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棹浮太液,清觞醉习家。诗情对明月,云曲拂流霞。
烟散龙形净,波含凤影斜。安仁动秋兴,鱼鸟思空赊。
李峤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猜你喜欢
庭院深深春寂。还是他乡寒食。闲利与闲名,谩把光阴虚掷。虚掷。虚掷。知道几时归得。
江梅清远。潇洒一枝尊俎畔。雪里风前。照水窥檐巧耐寒。
多情美满。共饮自应渠酹盏。醉赏何妨。倾国天教抵死香。

三年永丰簿,两载半临川。纳满无多日,奇逢有二天。

临民须近厚,减价要重蠲。莫道违离远,常如在膝前。

正与刘梦得,醉笑大开口。
适值此诗来,欢喜君知否。
遂令高卷幕,兼遣重添酒。
起望会稽云,东南一回首。
爱君金玉句,举世谁人有。
功用随日新,资才本天授。
吟哦不能散,自午将及酉。
遂留梦得眠,匡床宿东牖。

六郡储胥频入计,边臣何以报垂衣?诏征间左开秦塞,春入江东树汉旗。

故里冰霜丹橘美,高堂云日紫泥辉。姓名久已寒群虏,独立迟君蓟北扉。

竹径深深,流云晓度罗帏静。雨丝几阵。满地桐花冷。

湿翠侵眉,纤晕苍苔影。看无尽。绮屏人映。一片潇湘景。

悯册追荣极,攒宫改卜良。玉衣秋自冷,银海夜偏长。

浪隔三山药,香空九子堂。云陵西望远,嵩树郁苍苍。

云气盘山,雨痕黏草,海天遥识龙睡。细剪香涎,平分瑞脑,泛水渗沙同腻。

烟鬟雾髻,仿佛见、织绡娘子。檀口唾花几点,丝丝篆成心字。

犹忆琐窗半闭。袅金凫、共消残醉。惆怅遗芳梦杳,蘅芜谁寄。

聚窟返魂何处。空留下、馀薰旧鸳被。赢取鲛人,玉盘珠泪。

相逢犹忆未髫□,我巳衰颓尔独贤。直节峥嵘标斗望,封章璀璨映奎躔。

忧时绿鬓霜将染,报国丹心火愈燃。远谪不须愁瘴疠,清风先播夜郎天。

千载何人及史公,喑呜叱咤气如虹。恰怜奇笔无多妙,只写穷通变幻工。

言情每爱少陵工,神往当年陷贼中。敢谓雄词堪窃比,穷途落魄奈从同。

家令西京杰,文元圣世贤。
大参名更重,学士集争传。
此道长回首,惟公早比肩。
呜呼百年半,赍志遂沈泉。

当时归去意,难与世人知。未信千年后,心期有画师。

一年适尽莲花漏,翠井屠苏沈冻酒。

白云萦蔼荆山阿。洞庭纵横日生波。幽芳远客悲如何。绣被掩口越人歌。

壮年流瞻襄成和。清贞空情感电过。初同末异忧愁多。穷巷恻怆沈汨罗。

延思万里挂长河。翻惊汉阴动湘娥。

幸有春池阔,双双戏晚晖。庭闲宜对立,翅短莫高飞。

寇贼已闻熄,主人行且归。相将芰荷畔,看汝浴红衣。

谁将俏笔写娉婷。人在小蓬瀛。斜倚楼窗,闲愁欲谱,玉笛手空擎。

低头默默缘何事,无语似含情。秋水波澄,远山翠浅,蝉鬓绿云横。

乌溪出闸催双橹,急趁回潮下黄浦。午前期到上洋城,生怕潮来近亭午。

夜潮已落岸痕高,风卷浪花翻雪卤。渡头趁渡人如鸡,水行泥行亦良苦。

西岸冲波远入村,东岸涌沙作林圃。岸上居民无定踪,颇怪潮行无定所。

吾年五十游上洋,今岁重来五十五。岂无玉雪美少年,向来一揖成千古。

亦有鸱张万石家,势去一朝无寸土。噫吁嘻,人生幻化若浮云,陵谷变迁何足数。

新竹出短篱,亭亭如织翠。明月升东轩,竹影宛在地。

铜砚磨松煤,濡毫写其意。清幽固可嘉,爱此坚贞志。

延望西山佳,胸中有丘壑。双屐何时蜡,至竟空言托。

爽气开天关,秋风振林薄。圆冰当高空,纤云了不著。

此时峰头眠,一啸鸾音作。冷梦结冰雪,清怨闻猿鹤。

之子藐姑神,微吟见绰约。怅怀空山花,无人自开落。

忘机对芳草,一目青浮浮。
荣枯四时行,寂寞万事休。
树谖见国风,采菊闻灵修。
空残飞蓬首,讵返王逊游。
韩子木强人,臭味谁敢投。
暮年还小黠,不肯辨薰莸。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