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湖夜泊有怀(东晋太守马臻所筑)

广水遥堤利物功,因思太守惠无穷。自从版筑兴农隙,
长与耕耘致岁丰。涨接星津版荡漾,宽浮云岫动虚空。
想当战国开时有,范蠡扁舟祗此中。
李频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猜你喜欢
美禄与贤人,相逢自可亲。愿将花柳月,尽赏醉乡春。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隐几时。尺寸光阴须爱惜,分毫头角莫矜驰。

酒因劝客小盏饮,句到惊人大笔麾。无入何尝不自得,尧夫非是爱吟诗。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白发无聊病更侵,移床卧竹向秋阴。
朝来雁背西风急,吹折江湖万里心。

暖入冰池云母澌。东风如炙雨如脂。风笠影,雨蓑丝。

妆点玄真一首诗。

平生尚友惟三公,渊明老去韩苏从。清风迢递一千载,义熙长庆迄元丰。

驹隙堂堂箭离弩,谁欤论世从头数。莫为之后前弗传,我公岿作儒林主。

柴桑乞食诗曾和,余米可炊差疗饿。晚年记题柏石图,颇讶退之愁轗轲。

退之去后无替人,公也相寻南海滨。庙食书碑岂阿好,爆牲鸡卜同薠蘋。

最忆斜川旧游处,未获竟舁篮舆去。移居饮酒归田园,吟边仿佛知其故。

叩囊不乏沽酒钱,青山那怕浮云连。《归去来词》《盘谷序》,晋唐文字非无缘。

公若有灵事未发,招邀共向雪堂醉。我当遍酹三人豪,清醪满注花瓷翠。

移得幽兰几本来,竹篱深处手栽培。
芬芳不必纫为佩,月白风清取次开。

青山同是负明时,留滞唯耽酒一卮。镜里落花长叹息,曲中杨柳剧相思。

亦知楚国人皆醉,敢谓王家掾不痴。裘马秖今凋敝尽,岂堪重见五陵儿。

高峰日欲颓,二月入闽来。石突交飞瀑,山空易动雷。

无风人急渡,欲雨鸟先回。处处烧田栈,春荒尚未开。

灵旗旨,不庭方,
大风泱泱天外扬。短箫歌,
歌恺康,明廷万年,
继明重光。曾孙稼,
如茨梁,嘉与万邦,
纯蝦有常。

仙客鲸鱼没海涛,绿梢清夜月还高。或传骑去招丹凤,想见归来掣六鳌。

年来霜鬓傲蹉跎,廿载兰交意气多。苔径忽闻喧燕雀,蓬门旋为辟蒿萝。

衔杯漫倚双文剑,击唾相怜一啸歌。感旧壮怀俱不浅,至今搔首付沧波。

门外易斜阳。一片清商。残声还向别枝长。任是行云留不住,系了秋光。

倚树罢思量。扇底新凉。高槐古柳忆江乡。薄鬓萧萧无定处,风为谁忙。

归去何劳枝上喧,春残疑是怨黄昏。声凄几动离人恨,肠断空思望帝魂。

芳树夜深啼有血,孤窗初听月添痕。谁云地气南方至,愁向东风不可论。

出门逢柳色,忽过野桥西。
坐石看潮长,隔花闻鸟啼。
地随芳草尽,树与夕阳齐。
不是桃源路,行人亦自迷。

谢却折腰米,开尝瓮面春。隔篱呼共醉,明日是行人。

庙新威惠忻今日,像肃清高仰此方。戎马当时分草泽,将军建节启封疆。

业垂海国千年烈,名并漳江一水长。高阁重兴应有数,神灵陟降自云乡。

底事乡心忆镜湖,一朝归去伴樵渔。传家尚喜贫存砚,教子尤勤老著书。

静里有时观水坐,闲来何处买山居。门?桃李应如旧,添得春风柳五株。

时序去如流矢,人生宛似飞蓬。石湾江上又逢冬。

且喜一阳初动。

但见堪舆杳杳,更连山水重重。凄凉云物雨濛濛。

惟足睡中归梦。

天风连日自南来,星使扁舟自北回。簌簌篾䉡频断续,迢迢河道又萦回。

燕台有诏新恩集,楚馆无书旧恨堆。凡事从来由命里,不须妄想不须推。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