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题盩厔友人书斋

修竹齐高树,书斋竹树中。四时无夏气,三伏有秋风。
黑处巢幽鸟,阴来叫候虫。窗西太白雪,万仞在遥空。
李频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猜你喜欢
数条秋水挂琅玕,玉手丁当怕夜寒。
曲尽连敲三四下,恐惊珠泪落金盘。
棹倚隋家旧院墙,柳金梅雪扑檐香。朱楼映日重重晚,
碧水含光滟滟长。八斗已闻传姓字,一枝何足计行藏。
声名官职应前定,且把旌麾入醉乡。
东风吹恨上眉弯。燕初还。杏花残。帘里春深,帘外雨声寒。拾翠芳期孤负却,空脉脉,倚阑干。
流苏香重玉连环。绕屏山。宝筝闲。泪薄鲛绡,零露湿红兰。瘦却舞腰浑可事,银蹀躞,半阑珊。
雨入南枝玉蕊皴,合江云冷冻芳尘。
司花好事相邀勒,不著竹歌不肯春。

礼器超诣含高深,《史晨》淳奥法易寻。《石门》彫疏《华山》密,闳博肃括惟荡阴。

意理古淡若《西狭》,樊敏难遇怀萧森。渐方渐厉氛甚恶,降及曹魏加㟢嵚。

墨本摩挲疑莫释,一玩坠简如生擒。千年无隶殆欲绝,东都作者难知音。

墨卿猿叟粗可语,笔骄意狭空相针。积之已久或有得,子能起予勤摹临。

抗颜举世孰矜式,当风殊快聊披襟。

高楼先生耽苦吟,廿年来往江之浔。何曾梦见烟瘴地,蛮荒一落颜为黔。

连城三月脱鬼手,龙州还对山崎嵚。边关形如马振鬣,戍卒状似猿投林。

风情收拾付隔世,坐觉老大来相侵。岂无春花与秋月,路绝不到诗人心。

终年望饟数不至,欲和乞食谁知音?此人此地宁足爱,庙堂用意殊难寻。

天高非高海非深,平生诗人岂不贵,何以卑我空伤今。

余学无为无所成,每闻风论便神清。乡人来问真如理,居士能忘物我情。

胜业久应三界护,妙言非止百金轻。世途多少冥行客,好与分明说化城。

滹沱冰合大风鸣,马上寒云护北征。我自朝天称四岳,君还谒帝入承明。

黄金结客樽前尽,白发先春雪里生。握手不须悲物役,梅花摇落故园情。

楼头钟尽晓风清,南陌殷勤送我行。十里汾流两岸月,祗应总是别离情。

见说王郎骑到门,同袍先已暗窥人。无端脸晕无端笑,逗得痴情渐渐真。

仙院深沉古柏青。森森寒影拂苔轻。萧条终日爽人情。洞冷不知门外暑,心闲唯觉终中清。绕身浑似积冰凌。

春昼宫娥直退迟,茶馀清话屡移时。困人天气成浓睡,偶失鞦韆伴侣期。

奔走来群辟,哀摧动百灵。妖氛湮壁月,霄汉殒轩星。

玉几贻周训,妆奁泣汉庭。近畿遵薄葬,神意想来宁。

瀛洲鸡犬好桑田,俗美敦庞自昔年。讲让型仁期以后,还淳返朴望如前。

云山恋别留风雨,书剑随行隔海天。多谢攀辕诸父老,从来不选大青钱。

畴昔旅江湖,夜夜南飞雁。
山园柿栗秋,出户望河汉。
祗今寒雁时,中夕起三叹。

舫斋西背指菊花开,餐英太清寒。自灵均去后,远游无绪,往日难还。

缭绕秋空雁字,漫画不堪观。海鹤霜辰警,如此江山。

影事回环重数,怕老君眉皱,秋色阑珊。惜秋花郑重,写出瘦诗看。

又多少回黄转绿,恁上云乐语老胡谩。龙山去,几人帽落,鬓影霜残。

平畴回寒蹊,密林翳危磴。雷斧施全力,云根辟一径。

丑石虎豹踞,逸笋蛇虺迸。同游得王乔,探涉鹤驭并。

初寻或隈隩,深入转幽靓。谺开地脉深,豁露天宇净。

穷搜忽宽广,砥壤拭如镜。青削菡萏垂,浓滴乳柱莹。

剔藓读题识,云破日辉映。冷风洒尘襟,霁雪澄定性。

洞外疲登顿,岩巅知旷夐。他时杖策来,景物拾残剩。

春睡起,积雪满燕山。万里长城横玉带,六街灯火已阑珊,人立蓟楼间。
空懊恼,独客此时还。辔压马头金错落?鞍笼驼背锦斓班,肠断唱阳关。

疏柳蝉声急,秋风几度过。此时残暑退,何处晚凉多。

流水碧如泻,夕阳红渐趖。吴娃荡舟出,采采听菱歌。

扁舟溯浙江,日暖天气清。胥涛寂无声。篙工挂席帆,涉险如履平。

不谓时适然,自诧伎已精。中流舍维楫,醉卧日月横。

烟云忽异色,亭午风浪生。两涯忽黯淡,一叶随攲倾。

津人巧不施,反念西佛名。同舟已自诀,立葬东海鲸。

雨声忽自霁,雾暗忽复明。举酒迭相贺,骄气又已盈。

同舟幸身安,气塞莫敢争。谁知翻覆手,顷刻分阴晴。

既乏共济力,拂衣起徒行。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