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元日寻真到洞天,溪边春色已嫣然。落花流水人间去,谁道桃源不是仙。
美人列行烛明辉,丝扬肉奋技争驰。中有纤娃字夷施,蕴香含粉天然眉。
流星迥月秋山低,轻弦手语私念之。令君抵节复沈吟,愲结心志内不禁,安能双飞度遥岑。
太素有元精,凝翠三芙蓉。美人日揽撷,彩翠餐无穷。
白发临玉颜,岂敢从飞蓬。道德翠膏沐,光彩开童蒙。
人伦垂胜业,含垢悲予躬。老聃效夷言,大禹裸而东。
昊天徒嗟嗟,委蛇吾安终。
太行元气老洪濛,草树风前带润容。山色只宜差远看,近移空翠上高峰。
鶱林树树玉成围,皓鹤彩鸾中自飞。玄石山人千日酒,上清仙子六铢衣。
道心不动方归朴,物化无方总入机。自炷芜香明月夜,露坛东向礼灵威。
庾亮楼前唯皎月,屈原祠下秖沧波。北人每到犹肠断,江月涵辉更若何。
云水涵虚窗,往来浮野马。紫芝青岩上,采之动盈把。
渔艇晚归来,系在柴门下。
襄阳孟浩然,五言擅时誉。迹放羁旅间,气藉江山助。
感怀岘山作,托兴洞庭赋。九重获见知,一语乃上忤。
敝庐南山归,亦足蔽风雨。篇章如可传,论何遇不遇。
驱车独旅向三韩,九月秋风已渐寒。才道玉门生入稳,谁知铁岭放归难。
长天积雪家何处,绝塞严冰路几盘?鸭绿江深终古恨,南来鸿雁报平安。
舟定询儿女,徐行却在前。折归真偶尔,异处复悽然。
卷幔穿篷系,篝灯插竹悬。夜深犹不寐,枕上计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