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一年春好是清明,万事都归笑矣行。卵色天容供远兴,縠纹波面惬閒情。
门生陪从无参佐,野服徜徉束佩缨。午困乞浆先馈少,已无形梦不须惊。
钟山抱金陵,霸气昔腾发。天开帝王居,海色照宫阙。群峰如逐鹿,奔走相驰突。江水九道来,云端遥明没。时迁大运去,龙虎势休歇。我来属天清,登览穷楚越。吾宗挺禅伯,特秀鸾凤骨。众星罗青天,明者独有月。冥居顺生理,草木不剪伐。烟窗引蔷薇,石壁老野蕨。吴风谢安屐,白足傲履袜。几宿一下山,萧然忘干谒。谈经演金偈,降鹤舞海雪。时闻天香来,了与世事绝。佳游不可得,春风惜远别。赋诗留岩屏,千载庶不灭。
江南五月杨梅熟,高田下田梅雨足。割尽黄云麦陇虚,参差出水秧针绿。
长养风来稻叶肥,家家乳燕拍帘飞。沿村日暮缲车歇,少妇梳头换葛衣。
山水绿相纡。好个依山傍水居。不是隆中高卧处,茅庐。
直挽岷峨入壮图。
匡世策全疏。只合归来坐守株。乡里小儿从笑我,非夫。
却胜携人共泛湖。
农事伤下泽,官曹限穷年。崎岖尽所历,缱绻何由宣?
窗明变松雪,室冷延山烟。少岁守恬淡,未敢轻弃捐。
闪闪归鸦过别林,斜阳流水意沈沈。数声樵笛人何处,一路寒山晚翠深。
霜髭不摘老可憎,迹虽未然心已僧。舌根鼻观习气在,茗椀策勋香事仍。
蓬莱道山,群仙所游。清异人境,不风自凉。火云腾空,莫之能炎。
饷以冰雪,是谓附益。
紫闼黄枢功已著,苍生黔首望逾深。公施政术施仁术,公得人心得士心。
梁武英雄气不加,桑门蒲塞满王家。独留太子扶天监,力为儒林护五车。
真人白水生文叔,名士青山卧武侯。水自奔腾趋汉口,山犹层叠枕城头。
时来一夕收铜马,事去经年运木牛。叹息兴亡千载上,荒村野庙总悠悠。
落日浣纱渚,菱歌唱晚风。解衣濯秋水,乘月采芙蓉。
生死论交地,情亲独有君。读书破万卷,高义薄浮云。
素幔随流水,书签映夕曛。草堂杯酒在,把剑觅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