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马常侍寺中之作

怨暑时云谢,愆阳泽暂偏。鼎陈从祀日,钥动问刑年。
绛服龙雩寝,玄冠马使旋。作霖期傅说,为旱听周宣。
河岳阴符启,星辰暗檄传。浮凉吹景气,飞动洒空烟。
飒飒将秋近,沉沉与暝连。分湍泾水石,合颖雍州田。
德施超三五,文雄赋十千。及斯何以乐,明主敬人天。

  苏颋(670年-727年),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左仆射苏瑰之子。苏颋进士出身,历任乌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书侍郎,袭爵许国公,后与宋璟一同拜相,担任同平章事。苏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他任相四年,以礼部尚书罢相,后出任益州长史。727年(开元十五年),苏颋病逝,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猜你喜欢
楚国细腰元自瘦。文君腻脸谁描就。日夜声声催箭漏。昏复昼。红颜岂得长如旧。
醉折嫩房和蕊嗅。天丝不断清香透。欲傍小阑凝坐久。风满袖。西池月上人归后。

丙申岁,吴灯市盛常年。余借宅幽坊,一时名胜遇合,置杯酒,接殷勤之欢,甚盛事也。分镜字韵。

暖风定。正卖花吟春,去年曾听。旋自洗幽兰,银瓶钓金井。斗窗香暖悭留客,街鼓还催暝。调雏莺、试遣深杯,唤将愁醒。
灯市又重整。待醉勒游缰,缓穿斜径。暗忆芳盟,绡帕泪犹凝。吴宫十里吹笙路,桃李都羞靓。绣帘人、怕惹飞梅翳镜。

渥丹容貌着霓裾,何事僧轩只一株。
应是吴宫歌舞罢,西施因醉误施朱。
小院重帘,那回来处花相向。迟迟一饷。记得春模样。
昨夜月明,应照芙蓉帐。空凝望。蜂劳蝶攘。谁在花枝上。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漠漠云阴敛晓光,平波才欲倒垂杨。诸峰尽在微濛里,今日西湖是淡妆。

闻道深村裹,结茅三四间。
买田因种秫,移树为看山。
诗好人皆诵,身安心自闲。
有时思雁荡,依旧棹舟还。

昔在南都文社里,道情长日对幽玄。声名岂藉金张荐,时辈争传屈宋贤。

总谓离群堪白首,共嗟为郡各经年。相逢漫道还家乐,生计何须负郭田。

岑居对寒食,遣怀出郊墅。累累陌上坟,宿草添新土。

却望故山松,寥寥邈何许。念彼松下人,心悲泪如雨。

耿耿忆孙楚,溪边青竹门。未同苕水月,竟失汉阴原。

寿天真诠外,风云孤梦存。平生少谷榻,独下向谁论。

此来多愧食鱼心,东阁将辞强一吟。羸马客程秋草合,
晚蝉关树古槐深。风生野渡河声急,雁过寒原岳势侵。
对酒相看自无语,几多离思入瑶琴。
阳和未解逐民忧,雪满群山对白头。
不得职田饥欲死,儿侬何事打春牛。
方琮分润作幽姿,一点檀心说向谁。
正使持来供鼎事,输他雪外两三枝。

虚廊空白月,灯火闭重闱。思苦诗难继,更长梦易归。

徒劳争墨榜,须信有朱衣。万事前期定,升沉不尔违。

气凛山河壮,名高带砺长。衣冠仍竹帛,俎豆类桐乡。

世后荣如此,生前死不妨。千秋腾史帙,何但颂甘棠。

玉堂昼永暑风微,蔌蔌飞花落小池。
徒倚幽栏凭问讯,夏莺飞出万年枝。
衡阳岗阜群龙奔,截起万仞磨天阍。
宿云收踪著平地,星辰满轩斗可扪。
河汉鸿涌岩泉喷,六月飞雪冰木根。
下视吴楚区域分,众山培塿乌足云。
我来环走竟朝曛,摆脱韁锁忘尘纷。
更闻高论益清旷,如挹仙袂游昆仑。

雨馀烟重柳丝低,不断蝉声竹院西。绿乳浮香书案净,閒拈小笔拟新题。

相视生欢颜,接席歌且谣。缱绻亦不厌,未觉长日销。

忽已镫烛张,侍者顾寂寥。皎月入照膝,月移天为高。

转辗君子心,良夜多饥劳。

御征乘宫出郊甸,安歌率舞递将迎。
自有云门符帝赏,犹持雷鼓答天成。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