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辰岁将命至巴东时已秋序霜荷索然偶赋是章

秉轺偶将命,抚俗烟江湄。
地僻接穷峡,务简稀公期。
秋信任无趣,野怀良自宜。
月白夜蝉响,池暗风荷衰。
溪云入破牖,山菊开疏篱。
贳酒不能醉,乡园空结悲。
徘徊独凝望,目极长天涯。
寇准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猜你喜欢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诘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我爱山居好,新篁绿上竿。草蕃侵路狭,地阔占云宽。

山响棋声湿,堂深树影寒。柴门底须掩,非意不相干。

绿衣黄里水苍笄,朝暮凌波步武齐。一种清高乐泉石,移根不肯污涂泥。

人欺季子币貂裘,谁信班生万里侯。
小隐故山今去好,中原遗恨几时休。
春争残腊寒梅早,雨涩晴冬宿麦忧。
老眼相看炯无语,濁醪何日更浇愁。
有美人兮,蹇何为兮中洲。
鸣玉佩兮,冠云章而远游。
浮沅湘而西蹠兮,因返睇兮层丘。
繄发轫之指期兮,歌予怀以送之。
粤大道之汩湮兮,嗟惟君兮何求。
唐虞远而不可见兮,凤鸟去兮衰。
翟朱之诡行兮,邹人拒而劙之。
竺老氏之猖披兮,浸淫渝而益非。
思正气之所繇兮,度百世而固然。
岂日夜而忘之兮,曰夫子之所传。
发丝丝其不斩兮,哇淫蔽兮莫开。
讫大振於兹时兮,余将从乎洛之湄。
主郁郁郁葱葱而无告兮,顾坐兆兮何知。
梏夜气而不存兮,外其良而四驰。
彼早兴而夕息兮,既日暖和而不能察也。
纷蠢蠢其倚靡兮,曰骛乱而莫之达也。
思存养而莫吾亏兮,所事天下而不忘繇。
致知自强兮,至天下以□览。
余初其性之兮,稽□坟而载陈。
仁与人其并致兮,道乌乎而远身。
刚柔之弛张兮,一气缭转而无息。
矫吾奠夫两间兮,又阴阳而与为一。
超无极而混沦兮,精凝融而以神。
卒变化而不穷兮,周流通乎九垠。
悲空言之无所底兮,固将推乎余所行。
杂椒兰惟并进君兮,终何乖异而不余信。
既鄙弃而不吴庸兮,徒渊潜以自珍。
岂不郁陶而思君兮,觊方来之以申。
时与时其未际兮,夷与裔兮得志。
□冠巾之易置兮,曾乐天而不云恚。
曾永慨以嗟咨兮,聊远举乎湘中。
即友声以自乐兮,盖将切偲以益其躬。
山九疑而在上兮,湘流奔其在下。
故仁智之所乐兮,遂倘佯而辞去。
超兮浮兮,心若谋兮。
{左日右旬}兮眄兮,目横分兮。
鸾凤并驭,羌不得留兮。
时未适当适,吾何为东周兮。
乱曰:汩兮沅湘,生秋风兮。
商行激御,白云东兮。
树木萎落,山郁盘兮。
风车雨轮,旌摇其行兮。
委蛇噎抑,多修艰兮。
白首倚户,思结棘兮。
信莫乐兮,君乎忘归兮。
结构池梁上,登临日几回。晴空交密叶,阴岸积苍苔。
爽气中央满,清风四面来。振衣生羽翰,高枕出尘埃。
齐物鱼何乐,忘机鸟不猜。闲销炎昼静,选胜火云开。
僻远宜孱性,优游赖废材。愿为长泛梗,莫作重然灰。
守道穷非过,先时动是灾。寄言徐孺子,宾榻且徘徊。

巍巍大山高,瀰瀰长河流。人生百岁间,有乐亦有忧。

葱葱陵上槿,朝华夕已休。俶载乐南亩,岁乃亦有秋。

少壮在努力,老大且偃息。偃息安此生,此生须有成。

努力不在少,老死终无名。

山骨移来带藓痕,层峦叠巘势飞翻。杏花坛里三春雨,疑是岩间一片云。

晚得田园趣,平居乐有余。
好贤闻善道,奉佛契真如。
往事歌谣在,浮生梦纪虚。
我惭居垩室,无路挽灵车。
把酒酬佳节,遨头乐未央。
池冰犹涩舫,岸柳已笼墙。
晓院帘帏卷,春盘饼饵香。
殷勤分彩胜,为掩鬓边霜。
卧月眠云屋半间,诗人到处是家山。
当年悔弄君房笔,只得忙中一半閒。

云自无依鹤自孤,此生谁信有穷途。干戈二十年来客,留得残骸傍酒垆。

昏主恣淫慝,皆曰自昌盛。上仁矜亿兆,誓师为请命。

既齐丹浦战,又符甲子辰。龛难伐有罪,伐罪吊斯民。

悠悠亿万姓,于此睹阳春。

车轮遥遥马蹄速,远客归家不停毂。秋田簇簇禾黍生,绕屋四散牛羊鸣。

今朝灵鹊好言语,行人上堂应拜母。四邻八舍具杯盘,日日堂中作歌舞。

儿不远行母在宅,养蚕种田多粟帛。却思在外富贵时,何如贫贱不相离。

拟除凶丑挂征鞍,此日长缨弃等閒。何事苍冥相戏剧,令人羞向望夫山。

江水无情碧草春,北朝留住老词臣。
子规啼上青枫树,为尔离乡去国人。

宣平坊里榆林巷,便是临淄公子家。寂莫画堂豪贵少,时容词客醉琵琶。

湖边多少游湖者,半在断桥烟雨间,
尽逐春风看歌舞,几人著眼到青山。

收光摄彩信尺真,事事圆成物物新。内若有心还有物,何能移步出通津。

南明山足势欲尽,正是新崖东胁隈。不知泉自那峰出,皆谓井因齐相开。

甘滑堪预郦经载,渊渟疑俟桑苧来。神蛟往往此潜蛰,旱岁莫测生风雷。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