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不济兮中河,日欲暮兮情多。子兰桡兮蕙棹,愿因子兮凌波。
眢壑兮蕙渔,周落兮蕙驱。骊龙兮飞度,郊之麟兮去汝。
波河濆兮迷涂,黄流怒兮不可蕙桴。目八极兮怅望,独顾怀兮此都。
御右兮告病,銮铃兮靡骋。河之水兮洋洋,不济此兮有命。
梦醒箬篷底,一点一声秋。密密疏疏淅淅,听遍不胜愁。
数朵湿山如黛,两岸芦花似雪,白了旅人头。谁识绣衣客,转忆绿苹州。
是僧楼,是罗帐,是扁舟。触惹平生心事,仕宦苦沈浮。
忽见鱼生床下,又听蛙鸣灶底,难得唤晴鸠。檐溜洒空下,多半作浮沤。
古之君子,无须臾而不学,故其为徳无须臾而不进。鸡鸣而兴,莫夜而休,出则莅官治民、事师友、对宾客,入则事其亲、抚其家,教其幼贱,无须臾之间不习其事、学其礼。观天地之道,察万物之理,以究道徳之微妙,未始有顷刻之休,是故其徳日进而不可止。
古之君子,饮食、游观、疾病之际,未尝不在于学。士会食而问肴烝,则饮食之际未尝不在学也。曾晳风乎舞雩咏而归,则游观之际未尝不在学也。曾子病而易大夫箦,则疾病之际未尝不在学也。今之所谓学者,既剽盗其皮肤,攘掇其土苴,比于古之人大可愧矣。冠而仕则冠而弃之,壮而仕则壮而弃之。故后世之君子大抵从仕数年,则言语笑貌嗜欲玩习之际,比之进取之初以儒自名者,固已大异矣。
元丰之乙丑,余官于咸平,治其所居之西,即其旧而完之。既洁□新矣,于是取《诗》、《书》、古史陈于其中,暑则启扉,寒则塞向,朝夕处乎其中。余惰者也,故取古之道而名之曰“进学”,而书其说,庶朝夕得以自警焉。
小隐居山何太错,居廛大隐绝忧乐。山林朝市笑呵呵,为报禅人莫动着。
屡约湖曲游,良辰辄蹉跎。及今风雨夕,一苇凌寒波。
遥遥度墟里,靡靡转坡陀。暂息泉上楼,倚阑频啸歌。
此时知心友,愆期在山阿。俦侣傒之久,不至复如何。
忆君五年不得见,一见匆忙何即别。金函将贺匆室成,玉佩趋朝寸心热。
关山苍茫岁云暮,癯形千里当冰雪。愿君努力加餐饭,马上重裘慎朝发。
长安腊尽春色回,喜气风云动城阙。宠沐君恩拜舞馀,缅想应回二三月。
琅琊山深紫霞烂,欧子亭高白石裂。期君此时须少留,置酒花间候车辙。
醉乡天地谁开辟,光景冲融古到今。明月清风一长啸,杯中时见昔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