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营送马侍御

万里羽书来未绝,五关烽火昼仍传。
故人多病尽归去,唯有刘桢不得眠。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猜你喜欢
孤云独鹤自悠悠,别后经年尚泊舟。渔父置词相借问,
郎官能赋许依投。折芳远寄三春草,乘兴闲看万里流。
莫怪杜门频乞假,不堪扶病拜龙楼。
不斗秾华不占红,自飞晴野雪濛濛。
百花长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
恰好农时踏翠烟,睡龙惊起雨公田。
官程便作乘闲看,不用扁舟学计然。
乱后江边寺,堪怀二律师。几番新弟子,一样旧威仪。
院影连春竹,窗声接雨池。共缘山水癖,久别共题诗。

簪履竞晴昼,画戟插层霄。红莲幕底风定,香雾不成飘。

螺髻梅妆环列,凤管檀糟交泰,回雪无纤腰。觞酒荡寒玉,冰颊醉江潮。

颂丰功,祝难老,沸民谣。晓庭梅蕊初绽,定报鼎羹调。

龙衮方思勋旧,已覆金瓯名姓,行看紫泥褒。重试补天手,高插侍中貂。

越俗僭宫室,倾赀事雕墙。
佛屋尤其侈,耽耽拟侯王。
文彩莹丹漆,四壁金焜煌。
上悬百宝盖,宴坐以方床。
胡为弃不居,栖身客京坊。
辛勤营一室,有类燕巢梁。
南方精饮食,菌笋鄙羔羊。
饭以玉粒粳,调之甘露浆。
一馔费千金,百品罗成行。
晨兴未饭僧,日昃不敢尝。
乃兹随北客,枯粟充饥肠。
东南地秀绝,山水澄清光。
余杭几万家,日夕焚清香。
烟霏四面起,云雾杂芬芳。
岂如车马尘,鬓发染成霜。
三者孰苦乐,子奚勤四方。
乃云慕仁义,奔走不自遑。
始知仁义力,可以治膏肓。
有志诚可乐,及时宜自强。
人情重怀土,飞鸟思故乡。
夜枕闻北鴈,归心逐南樯。
归兮能来否,送子以短章。

龙岫层城接御沟,香车宝勒夜深游。花坊竞买千金带,绮陌皆悬五色毬。

康甥孟贞纯且质,家住珠林小江侧。兄也霜台峨廌冠,贞也躬田食其力。

好山好水当衡门,违远城市无嚣喧。身閒力学嗣尔祖,不见他家贤子孙。

有心如石不可转,苍筤有日干霄汉。邂逅为尔题画图,七十老翁言匪迂。

蜀客寓秦城,寒威怯夜生。
火床功甚小,酒榼力何轻。
月外天无色,霜中地有声。
王章龙具薄,数彻郡楼更。
高阁临江可契心,兴来时得一登临。
山云蒲树重重合,野水汀蒲日日深。
鸦背夕阳供晚哺,蝉迎凉吹试秋吟。
倚阑尽见诸峰出,如对风流李翰林。

君不见彭城彭奴元姓李,早入徐家称帝子。又不见九华山下齐丘生,晚入南唐作谋士。

同时契合风尘里,草昧君臣若鱼水。淮北初收格斗尘,宫中漫得丹青理。

升元阁上写墨竹,翠葆萧森凤毛起。手书珍重表恩殊,御墨淋漓湿桑梓。

世代相催犹梦幻,金陵画饼宁复尔。帝王从古多好手,人物绚素无不有。

前有殷武丁,物色惟传傅岩叟。后有宋道君,鹰犬骅骝歘飞走。

丹青意气稍或别,治乱兴亡一回首。彭奴彭奴听我歌,淇水才贤本众多。

但惜九华山,不似傅岩阿。吁嗟乎竹花零乱岁蹉跎,凤凰不来将柰何。

水亭宛转水中央,石色波光竞入觞。只讶蜃楼浮日紫,又疑鳌海驾山苍。

清波暮起鱼龙舞,碧汉春看燕雀翔。相对嗒然迷出处,不知身已在慈航。

衡门谁为驻归骖,国士名高旧所谙。马首春风辞塞上,刀头明月忆江南。

杨穿百步才无两,璧剖连城献至三。此日汉庭推授受,石渠同异待君谈。

洞庭水上一株桐,
经霜触浪困严风。
昔时抽心耀白日,
今旦卧死黄沙中。
洛阳名工见咨嗟,
一翦一刻作琵琶。
白璧规心学明月,
珊瑚映面作风花。
帝王见赏不见忘,
提携把握登建章。
掩抑摧藏张女弹,
殷勤促柱楚明光。
年年月月对君子,
遥遥夜夜宿未央。
未央采女弃鸣篪,
争先拂拭生光仪。
茱萸锦衣玉作匣,
安念昔日枯树枝。
不学衡山南岭桂,
至今千年犹未知。
东风扑面飘红雨。正杜宇,催春去。马首西山青半缕。汾阴箫鼓。晋阳烟树。总是消魂处。芙蓉绿水佳宾主。赌酒金钱□更数。若见东皋烦寄语。山林真味。醉乡天趣。待我平分取。

古寺无僧白昼阴,重来凄断百年心。青山不改春风路,黄叶苍苔一尺深。

石门闭空翠,中有释子居。藤萝蔽白日,化景人世殊。

真僧坐何年,膝下穿黄芦。劫灰几轮变,悟此因地初。

茫茫圆镜中,一脱尘垢污。斯门尚可入,余亦当结庐。

山绕吾庐,且启烟扉,悠然远思。看墙角花英,落成红雨,檐前柳叶,罥住青丝。

漫卷虾须,频来燕子,认得空梁旧垒飞。伤心处,抚笔床茶灶,事事都非。

春风不管芳菲。任陌上香风著地吹。更怨锁莺魂,声移庭院,梦迷蝶影,愁上罘罳。

弦冷蕉桐,香沈睡鸭,检点生涯几自疑。朝来后,又门窥松鼠,野叫山鸡。

雨昏兰芷湘君浦,烟锁沧浪渔父家。

上应天枢象北辰,众山环拱碧嶙峋。云霞隐见金银阙,昏旦盘旋日月轮。

呼吸苍冥通一气,逍遥紫峤会群真。阳终阴始扶元化,朔漠长留太古春。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