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乖崖堂

平生乖崖公,及此拜仿像。
凛然风埃外,余子避英爽。
忆公昔正色,抗抡指邪枉。
念当绝其根,所畏日滋长。
晴空轰雷霆,下土走魅魍。
云何廊庙姿,半世江海上。
徒令治郡声,迄今满天壤。
论相危及公,亦岂坐倔强。
嗟哉彼隘俗,利欲扼其吭。
闻公卓绝风,吐舌仍傥怳。
岂知古之人,事业是所养。
临机随手应,如爬适苛痒。
李侯亦高世,希踪自畴曩。
万里见丹青,高堂辟虚敞。
琅琅壁间记,读者兴慕仰。
我来岁云莫,霜林振余响。
叹息重徘徊,题诗诏吾党。
张栻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猜你喜欢
得意那知行路难,板舆行处蜀江边。
慈颜未拜心先往,乐事乍闻人共传。
新制衣裳文锦缎,重颁雨露间花笺。
回思三十年中恨,长愿儿生有母怜。

学道办何等,日用四时行。梦寻汤饼到,风入茶瓯生。

忘机心坦坦,诣理言平平。谁同坐清夜,笼灯对微明。

何处笛。深夜梦回情脉脉。竹风檐雨寒窗隔。

离人几岁无消息。今头白。不眠特地重相忆。

峨眉有仙人,颜如皦日光。蜿蜒御双龙,云气四飞扬。

朝游蓬莱山,暮归太微堂。天命自流行,混沌居中央。

我为德充符,万物皆无伤。窅然丧天下,乃能应帝王。

涧底松余岭殿檐,梁隋碑没草芊芊。北山尚有郊台在,糜鹿虽游迹未迁。

勉为萧郎署酒监,登盘海错怕腥咸。侬音耐听荆梁异,艳集羞逢少长咸。

闷掷花枝鉴晓镜,笑擎茶盌涴春衫。狂生未望如饴啮,先沥余杯一疗馋。

摘叶裹流萤,应手叶先落。本无牢根蒂,虚怨秋霜薄。

大车行棘棘,小车响额仄。随分各有营,急者稼与穑。

旦出在田野,日入未遑息。长阴下西夕,萧飒起寒色。

云霞变彩气,照我桑麻国。立看劳者归,露濡径不湿。

下马见人头不低,青楼日日醉如泥。杏花坛上摴蒱散,又向城东看斗鸡。

万里苍茫南国秋,黄芦紫荻野萧□。天涯兄弟将群□,月□楼台动客愁。

肃肃夜寒霜满羽,骎骎年老□□头。目□□送江花发,几向东风忆故州。

繁台纥干山头雀冻死,午沟蛇化为龙起。
禅代不侍九锡来,二晋醉投双陆子。
出警入跸东西京,犹上繁台自阅兵。
群姬麀聚那能辩,诸侯麕至谁能争。
天道好还信岂偶,夜环殿柱仍三走。
禄山仰空若猪屠,翟让仆地如牛吼。
愁台庄宗战败登愁台,酒酣四顾悲风来。
野人献雉味徒美,壮士骑马颜如灰。
可怜昔日英雄才,夹河蹀血驰风雷。
胜兵百万使臂指,伶官数十为祸胎。
萧萧落叶墓门棘,独眼龙眠墓中泣。
生儿但作斗鸡豪,琵琶火消髑髅赤。
沙台穹庐拜受白貂裘,身披入洛垂藻旒。
甘呼高鼻胡作父,岂料大目儿为仇。
儿无远略浪战尔,纱帽迎降泪如洗。
总将血属入虏尘,但扬骨灰随汉鬼。
建州耕获风霜寒,犹想沙台射鹿还。
殿前金刀割兔肉,门外雕戈来可汗。
北台白睛黑面沙陀刘,乘时虎视吞九州。
龙床继拱两父子,凤历才逾四春秋。
湘阴登楼求死所,大原建庙依皇祖。
髯王阵败愤世仇,独跨黄骝泣山雨。
归来抚剑自悲歌,无儿送老如愁何。
薛甥继了何甥继,却向北台降宋帝。
铜台铜台建节亦已好,犹爱金门乘羽葆。
尽捐骨肉换尊荣,花项皮枯雀儿老。
瓦棺纸衾瘗姑公,黄旗紫盖从柴宗。
共夸英主开中夏,倏见寡母迁西宫。
当时只有范丞相,惯识征诛与揖让。
九乌迭落须臾间,又扶红日一轮上。
沧江掩映桤树林,宝塔崷崒孤云岑。
田家春时相劳苦,结社分朋宴箫鼓。
道边儿女齐唱词,钗梁复挂一钩丝。
相携却踏溪桥路,荠麦连云住何处。

高阳揽玄辔,太皞御冬始。望舒游天策,曜灵协燕纪。

蜿虹潜太阴,文雉化淮汜。

百尺清溪上,阴崖石磴悬。水声人语乱,山骨马蹄穿。

世路偏多险,风尘独有年。那能无间阻,书剑自飘然。

猎猎长风吹日沈,老松千尺作龙吟。径携仙人绿玉杖,来听太古朱丝琴。

岭头孤月一何净,浦口暗潮相与深。不识寥寥天壤内,几多倾慕托知音。

手自移时尺许长,三年拂拂及宫墙。
愿言勿负栽培力,保此坚贞傲雪霜。
万家楼阁抱城阿,武帝旌旗向此过。
不见凤笙吹别殿,空闻龙舸驻清河。
水寒沙碧生冰雪,华榭歌台长薜萝。
共道于今游幸少,豹房虎圈月华多。

翠巘茏葱瑞色分,岚光遥映缕丝棼。无心谩作奇峰势,何碍金乌出海门。

镐京元是旧封疆,紫禁重重锁未央。
画角常吹城上月,羽林犹宿殿前霜。
陂塘潋滟天渠远,观阁玲珑苑树长。
钟鼎馨香河海晏,玄圭终古颂天王。

秋窗畔,烟痕一痕青。夜月冷欺蝴蝶梦,西风峭断海棠魂。

生怕近黄昏。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