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三日,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韩愈,谨奉书尚书阁下。
士之能享大名、显当世者,莫不有先达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前焉。士之能垂休光、照后世者,亦莫不有后进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后焉。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莫为之后,虽盛而不传。是二人者,未始不相须也。
然而千百载乃一相遇焉。岂上之人无可援、下之人无可推欤?何其相须之殷而相遇之疏也?其故在下之人负其能不肯谄其上,上之人负其位不肯顾其下。故高材多戚戚之穷,盛位无赫赫之光。是二人者之所为皆过也。未尝干之,不可谓上无其人;未尝求之,不可谓下无其人。愈之诵此言久矣,未尝敢以闻于人。
侧闻阁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卷舒不随乎时,文武唯其所用,岂愈所谓其人哉?抑未闻后进之士,有遇知于左右、获礼于门下者,岂求之而未得邪?将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邪?何其宜闻而久不闻也?愈虽不才,其自处不敢后于恒人,阁下将求之而未得欤?古人有言:“请自隗始。”愈今者惟朝夕刍米、仆赁之资是急,不过费阁下一朝之享而足也。如曰:“吾志存乎立功,而事专乎报主。虽遇其人,未暇礼焉。”则非愈之所敢知也。世之龊龊者,既不足以语之;磊落奇伟之人,又不能听焉。则信乎命之穷也!
谨献旧所为文一十八首,如赐览观,亦足知其志之所存。愈恐惧再拜。
茸茸剪熟丝,雨染燕脂晕。满树敛黄昏,槿花无此分。
来时风浪夜喧惊,归去潮波枕席平。非是波神有分别,故教清昼看寰瀛。
二月逢君帝里尘,一尊且为驻征轮。长卿白璧谁留赵,季子黄金又去秦。
短剑不开阊阖雨,孤舟犹及广陵春。江门十里垂杨色,莫把时名负钓纶。
微雨初摇飏,风吹洒更长。冥冥来石壁,飒飒近秋堂。
萤火流深堑,鸬鹚下浅塘。吴歈当此夕,哀切兴难忘。
宝刀玉尺裁佳句,雪溜云腴试早芽。睡魄顿消清到骨,一成僧味似僧家。
公才文武备,得郡称临边。化日回寒谷,清风拂瘴烟。
民淳稀讼牒,政暇到诗篇。坐对南荣木,春莺看早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