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赴南邑借丘长公巾车

北游情未敛,初吉复南骛。积疴畏登涉,怛焉惮修路。

控衔力不任,执绥性有慕。愿蹈高贤辙,惧枉邯郸步。

谅兹无憾心,庶慰车中顾。

李梦阳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猜你喜欢

雨路如投洗,山行似踏绳。深閒逢竹院,欢喜得诗僧。

语款疑缫茧,心明自有灯。难忘惜别处,高义等丘陵。

春空一鸟落云干,只遣客心酸。芍药牡丹时候,午窗轻暖轻寒。
流光冉冉,清尊易倒,青镜难看。谩道华堂深院,谁怜凤只鹓单。
平日悲秋今已老。细看秋光自好。风紧寒生早。漫将短发还吹帽。
寂寞东篱人不到。生有渊明醉倒。一笑留残照。世间万事蝇头小。

去燕又来鸿。节序匆匆。秋声半夜搅梧桐。惊起南窗千里梦,满地西风。

欹枕听寒蛩。离思无穷。归期又误菊花丛。遥想玉人肠断处,屈遍春葱。

魂消目断关山路。曾送雕鞍去。而今留滞古陪京,还是一尊芳酒、送君行。
吾庐好在条山曲。三径应芜没。诛茅为我补东篱。会待新春残腊、也来归。
秋色已飘零,凄凄晓更清。
芜城宿残霭,云日递微明。
瓦冷寒霜色,庭空槁叶声。
悲欢更盈耳,箫鼓和铙钲。

元气淋漓彻九垓,那消掩耳一声雷。雨虽不解知时节,云岂无心出岫来。

所恨龙潜犹未起,大都天意卒难回。等闲莫话为霖事,且对檐花尽此杯。

从来图易必思艰,运甓工夫莫放闲。
万里功名终竟在,百年元气早须还。
安危着眼棋枰外,中否留心弩括间。
寄似匆匆无几语,华阳东去是潼关。
小雨翻锄土带沙,戎葵罂粟送诗家。
敢争天上中秋月,且种人间隔岁花。
小稔米今犹未贱,固穷酒可不须赊。
乘閒傥肯来相过,有水吾能自煮茶。
孤儿去慈亲,远客丧主人。莫吟苦辛曲,谁忍闻可闻。
可闻不可说,去去无期别。行人念前程,不待参辰没。
朝亦常苦饥,暮亦常苦饥。飘飘万馀里,贫贱多是非。
少年莫远游,远游多不归。

游子承恩出汉京,大家拥传逐东征。潘舆自快褰帷望,莱彩兼看衣绣行。

七十年回天女笑,三千桃见岁星名。时人若问长生药,指取中霄玉露茎。

秋树婆娑风露凉,老蟾落子种虚堂。
胚浑天地中央色,漏泄神仙上界香。
贫里忽惊添粟满,老来不动买花狂。
带愁莫上黄楼去,归隐淮山兴味长。

可惜燕台雪色,从来未著梅花。瑶姿玉质委尘沙。

檐空栖野雀,树古踏寒鸦。

几处浅斟低唱,党家风味争夸。何人清兴和尖叉。

围炉呵冻笔,携灯煮新茶。

陂塘花鸭水粼粼,苦竹丛芦绝点尘。一抹琅琊山色好,始知身是过江人。

立马行歌隘市门,卖薪携子出前村。声翻宝界携鳌动,光夺琼楼玉兔昏。

守舍呻吟宜老病,通宵奔走付儿孙。潘郎岂是无情思,点检霜髭愧绿尊。

玉骨绝纤尘,前身清净身。
无花能伯仲,得雪愈精神。
冷淡溪桥晓,殷勤江路春。
寒郊瘦岛外,同气更何人。
帝命分留务,东南向楚天。几程回送骑,中路见迎船。
冶例开山铸,民多酌海煎。青云名素重,此去岂经年。

肩舆咿哑踏春圻,菜麦青黄二月时。漫道杏花初课雨,早看柳影半垂枝。

一犁自足田园业,千耦同歌亚旅诗。陇畔小民须力作,穷檐辛苦圣人知。

雨过浮山好,无如袭庆斋。主人操大雅,楼阁俯苍崖。

槛碧摇新柳,庭黄发嫩槐。登临诗酒兴,此际与谁偕。

朱明季序,黄郊王辰。厚以载物,甘以养人。
毓金为体,禀火成身。宫音式奏,奏以迎神。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