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慥(?—1155年)为南宋初道教学者。字端伯,号至游子,晋江(今福建泉州)人。生卒年不详。北宋大臣曾公亮裔孙。曾官至尚书郎、直宝文阁。晚年隐居银峰,潜心修道,主张“学道以清净为宗,内观为本”,编成《道枢》四十二卷,选录大量修道养生术,包括义理、阴符、黄庭、太极、服气、大丹、炼精、胎息、金碧龙虎、铅汞五行等。曾慥死后被列为理学名臣,进祀乡贤祠。
玉果金柈码碯觞,春坊传令赐云浆。雪中上马浑如梦,一片飞来醉面凉。
洛阳城里卸吟鞍,几度侯门看牡丹。色借阿环娇上马,香分弄玉醉乘鸾。
铜驼月色人何在,金谷春归梦又残。惆怅旧游今寂寞,一枝浓艳共谁看。
青山吐白玉,团栾光万顷。何时飞来峰,著此破昏暝。
料想清夜阑,主人深自领。安得招欢伯,三人成对影。
琐闼才名著,藩垣位望隆。三年参省政,千里献民庸。
寮寀勤劳共,兵氓爱慕同。柳亭张饯席,桃浪送征篷。
天上乘槎客,江边卧辙翁。橹声摇落月,帆势快长风。
浩荡淮流壮,嶙峋岱岳雄。金台红日下,贝阙綵云中。
清慎闻群辟,廉能彻九重。陛陈嘉绩最,阶授散官崇。
复职纡新眷,辞朝返旧封。桓桓方叔烈,恋恋子牟忠。
苏息怜诸郡,旬宣仗数公。追呼鞭朴少,饱暖岁时丰。
去路应逢夏,回程莫待冬。诗欣千首富,钱笑一文空。
但觉烟霄迥,惟知雨露浓。棠阴城下路,歌咏走儿童。
驰马下金陵,买棹上湖鄂。扬帆十日过临皋,春风三月登黄鹤。
黄鹤楼前江水春,春光淡荡堪娱人。同舟有客来相访,执手宛若平生亲。
知君不学悠悠者,宁甘遁迹衡门下。落笔词章接惠连,壮游湖海踪司马。
以兹遇我情最多,长吟击筑气偏豪。洞庭纵酒看月色,梦泽推篷望雪涛。
人生所贵在知己,结交在结青云士。那能回首叹萍蓬,况乃立身志弧矢。
同舟直到武陵城,桃花夹岸春霞明。临流慷慨一为别,云树茫茫不尽情。
去年手中线,为汝缝征衣。江南四千里,孤帆如鸟飞。
悠悠寡母心,清梦常怀归。怀归兰陵道,春风复秋草。
不辞啮指迟,惟期立身早。裁书附雁鸿,言与药石同。
六翮苟不齐,何以凌长风。今年棘闱战,沦落丰城剑。
空有气如虹,悬知泪如霰。归来季子颜,羞见山妻面。
人事在苦学,天心惟与善。场圃且勿视,良图在三献。
出家舍烦恼,烦恼还同住。痴心觅福田,騃意承救度。
十二因缘管,无繇免来去。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
佛心一子地,蠢动皆男女。平等如虚空,善恶俱无取。
既不造天堂,谁受三涂苦。有无尽无馀,乘空能自度。
神作如来身,智作如来库。涌出波罗蜜,流通正道路。
浑身加身佛,迷人自不悟。
元戎肃徒旅,行行越潼关。秦原莽牢落,空舍无炊烟。
杀气一以盛,骸骨为丘山。遗黎各疮痍,窜伏何险艰。
念我皇汉京,宫殿皆颓垣。大盗觑神器,流毒徒构患。
迫主以播迁,剽掠于市阛。群谋踵而起,梗塞弥宇间。
吟我《破斧》诗,悲伤难具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