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自枞阳渡江赴九华

名山如胜友,未见意难忘。即事得馀隙,扁舟下夕阳。

閒情恋云水,浪迹暂家乡。身世何终极,空嗟去日长。

方苞
方苞(1668年5月25日—1749年9月29日),字灵皋,亦字凤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汉族,江南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市凤仪里)人,生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六合留稼村)。桐城“桂林方氏”(亦称“县里方”或“大方”)十六世,与明末大思想家方以智同属“桂林方氏”大家族。是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创始人,与姚鼐[nài]、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
  猜你喜欢
南国山川旧帝畿,宋台梁馆尚依稀。
马嘶古道行人歇,麦秀空城野雉飞。
风吹落叶填宫井,火入荒陵化宝衣。
徒使词臣庾开府,咸阳终日苦思归。
江湖吞天胸,蛟龙垂涎口。
养躯无千金,特为亲故厚。
本心非华轩,而与马争走。
聘妇缉落毛,教儿耨葱韭。
衣食端须几,将老犹掣肘。
安能诡随人,曲折作杞柳。
桓公瓮盎瘿,楚国不龟手。
生涯但如此,那问托婚友。
久阴快夜晴,天文若科斗。
村南鬼火寒,村北风虎吼。
野人驱鸡豚,缚落坚缠守。
刘郎弓石八,猛气厌冯妇。
一试金仆姑,归饮软臂酒。

行止唯天所命之,不将颓暮叹斯时。亦知春到寻常事,其奈寒深益尔思。

西北回风吹地转,东南初日上楼迟。苦吟昕夕频搔首,短发星星只欲垂。

绮夕埋愁,佳春殢醉,客思又消多许。杨柳才青,便有莺栖燕住。

楼一角、三面花藏,帘半卷、二更月度。拨兰篝、香酽如云,管他天际有风露。

犀卮琼液正满,堪听筝弦变响,暗挑离绪。杜宇催人,烟外鹁鸪催雨。

把心头、万种悲欢,了眼底、片时侬汝。解缠腰、半摺罗巾,染将啼泪去。

长男乍饮西方水,少女初开北地花。
若使青娥相见后,一时关锁住黄家。
渡水蓝舆稳,穿林草径微。
胜游方外得,乐事世间稀。
风过欹僧笠,云来挂道衣。
山林应待久,好去莫相违。
三年不作山中客,才踏船舷眼便明。
曳杖直登千尺磴,尚欣脚力慰生平。

宁海人人省悟。此别何时再遇。唯愿重金莲,好把良因作做。

归路。归路。满目白云翠雾。

茅屋两三间,云横千仞山。西风下残照,烟水片帆还。

跳珠滴露雨初停,为爱宵凉泛小舲。青柳袅风丝细细,白莲扶月玉亭亭。

依微烟抹山坳树,散碎镫摇水面萤。诗就长吟殊自得,游鱼几队出波听。

孤居感名节,三四见星虚。漫漫中夜心,良人自远徂。

昔忧见面难,不谓无简书。感叹嗟何自,吞声涕涟如。

明月云无私,不为照区区。会合一何欢,隔离一何冤。

耿耿离合情,万里同月圆。

山城淫雨霁,窗户含余清。
老人午睡足,杖策遶荒庭。
长夏吾庐秀,清阴交众荣。
茫茫榛莽中,萱草扬其英。
植杖视天壤,悠然感浮生。
淹泊且无叹,人事亦难恒。
一旦舍此去,触物不无情。
何为久戚戚,遇酒但知倾。

汉家李广旧无双,年少提兵飞度江。黄石素书心已授,龙文赤鼎手能扛。

不作诸生自辛书,千金结客轻如土。朝呼野外黄头鹘,夜杀山中云毛虎。

天子诏书开四夷,五年出塞事征西。三冬冰雪皴人肉,万里关山辟马蹄。

今日相看凤阳道,绣袍换酒情编好。虎符金印来未迟,铁砚毛锥吾已老。

豪侠平生感慨多,尊前击剑起高歌。定知班固文章在,为勒燕然示不磨。

岩扉长不掩,紫竹护仙宫。有客来清啸,翛然嶰谷风。

云收千嶂雨,花发四时丛。龙杖终当策,何方访葛洪。

雨横风斜昼少欢,茅堂高枕轴帘看。平阶沟水潜通壑,舄下喧涛更较寒。

潇湘他日梦,今上合江亭。
天阔浮吴楚,山青入洞庭。
鹧鸪春渺渺,斑竹雨冥冥。
舟楫云中见,依稀帝子灵。

乱后修文县,苍凉百感增。儒冠变酋帅,官吏傍残僧。

人面瘦似鹄,鬼磷多无镫。山城矧已堕,狼虎昼凭陵。

今春扬子渡,江柳拂人头。
转面庭帏远,伤心岁月流。
练塘荷芰晚,甘露黍禾秋。
此日南归路,云閒醉寿丘。

书巢何所有,香缕散纷纭。明月将梅到,虚楼看夜分。

僧归惊卧犬,锡落破层云。语及外间事,令人不敢闻。

城外招提竹隐门,更无一点利名尘。
蒲团纸帐松窗下,却有安禅藏卷人。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