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三首 其一

直北长河日夜流,宣房遗迹总堪愁。黄旗万舸喧淮口,白马千家哭汴州。

筑岸已迁都水使,转筹谁是富民侯?可怜璧马虚沉外,不救南方赤地忧。

(1627—1679)清江苏太仓人,字惟夏。康熙间举鸿博,授内阁中书。工诗,与黄与坚等称娄东十子。吴伟业誉为天下无双。有《当恕斋偶笔》、《硕园集》。
  猜你喜欢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示 一作:似)

李下与瓜田,嫌疑谨未然。先贤监竹木,不食笋多年。

风雨一叶过,黄花已陈迹。
人贫交旧疏,岁暮日月疾。
贪人积胡椒,智不到鬼录。
那知庾郎菜,地瘦饱金玉。
不如学服气,清座了晨夕。
尚余烟月债,驱使入吟笔。
晚逢葛先生,怜我出无仆。
借车得时诣,谬窥文字籙。
谈诗不知疲,或作夜半客。
挥毫写珠玉,治郡盖余力。
不羡江千万,不慕李八百。
愿传公句法,容我附风翼。
城东刘子政,著书方满屋。
昨示一篇诗,三日叹未足。
仍闻供笔砚,家有樊通德。
但恐裴公门,从此近舍湜。
身致高门重,心无闇室欺。
臧孙宜有后,伯道乃无儿。
千载君如紫,流年疾若斯。
宁无百人赎,遂作九原悲。
双峰开凤翅,秀出南湖州。地势抱郊树,山威增郡楼。
正逢周柱史,来会鲁诸侯。缓步凌彩蒨,清铙发飕飗。
披云得灵境,拂石临芳洲。积翠遥空碧,含风广泽秋。
萧辰资丽思,高论惊精修。何似钟山集,征文及惠休。

吟馀忽自笑,老矣方好弄。慨然思古人,尺璧寸阴重。

酒阑灯烬夜茫然,抚事追思十载前。坐上渐看同辈少,眼中殊觉后生贤。

江城寒薄梅花早,原野霜清落木坚。皮骨已空心力尽,还将衰鬓待新年。

闻君昨日到长安,驿路风尘乍解鞍。古寺楼台高避暑,晴天松柏昼生寒。

亲知把臂他乡少,贫贱论交此地难。我自飘零归未得,秋江劝尔弄渔竿。

访水南郑隐,雪北徐园,燕闭鱼扃。乔木城东宅,尚春篁径翠,秋荔垣青。

有翁孑身遗世,娱老写黄庭。感二十年前,携灯借榻,我梦曾经。

荒形。纵非昔,仗守研文孙,补葺池亭。画境依稀是,漫凄凉风月,柳断荷零。

朅来旧栏重倚,高躅吊鸿冥。算把得清芬,湘梅黛干环四屏。

真定如拳大,灵关爽口清。
甘香朱密冷,脆破玉霜鸣。
工苑司官属,交枝播颂声。
谁知洛阳树,海内佔先名。

冷逼林坳笋未筠,润通花底砌无尘。且倾文举盈樽酒,莫惜林宗折角巾。

玉笙清转隔飞霞,缑岭浮山总是家。鹤影悠悠丹井閟,满台新月泛桃花。

浦口晚潮来,佳期那可待。
浪急行兰舟,菽花更难采。
石头只解着王苏,漫说夷吾计亦疏。
尽使西风能举扇,可堪重见伯仁书。

才知春信到梅间,不觉花期事已删。处处成阴花树绿,频频唤雨两鸠斑。

农夫播谷休嫌早,蚕妇求桑且莫闲。过隙光阴宁有几,青春倏忽幻衰颜。

护霜云澹兰皋暮,行人怕临昏晚。皓月明楼,梧桐雨叶,一片离愁难翦。殊乡异景,奈频易寒暄,屡更茵簟。案牍纷纭,夜深犹看两三卷。
平川回棹未久,简书还授命,又催程陵,贡浦南游,桃江西下,还是水行陆转。天寒雁远。但独拥兰衾,枕檀谁荐。再促征车,月华犹未敛。

曾向蓬莱解剑装,孤飞爰指白云乡。洞庭巨浪连江汉,岳渚轻烟接武昌。

月下总饶吟兴健,风前同引笛声扬。清光一抹无遐迩,莫听双楼说短长。

秋日同文馆,晨兴不待鸡。耽书迷甲子,行乐在东西。

静对庭柯盼,閒常柿叶题。相期放朝后,连日醉如泥。

布毛拈起费人言,争似禾山一句传。打鼓一声喧宇宙,冰寒千丈忽生莲。

孰云意在钁头边,一击圆通彻大千。
大笑低头归去后,饥餐且莫与人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