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庄严寺观大树

定山居士老騃痴,又作庄严大树诗。老去万无元宿在,种时多只此山知。

不分孔墨依身世,无补兴亡过汉隋。斤斧欲寻吾手病,力扶名教古人谁。

庄昶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猜你喜欢
丹霄能有几层梯,懒更扬鞭耸翠蜺.偶凭危栏且南望,不劳高掌欲相携。
向来玩事每欣逢,老去相忘更客中。
天下山河清影在,人间风雨此宵同。
孤鸾夜泣菱花暗,老兔秋悲桂子空。
料得嫦娥念落花,不教无酒对征篷。
云埋莎径閒看竹,瀑煮松风旋作茶。
山骨未如诗骨瘦,涧声欲乱语声哗。
相逢杯有友名玉,所恨坐无人姓车。
至手新诗遣谁写,惊鸦栖壁落枯槎。
朝锁烟霏,暮凝空翠。千峰迥立层霄外。阴晴变化百千般,丹青难写天然态。
人住山中,年华频改。山花落尽山长在。浮生一梦几多时,有谁得似青山耐。
白玉堂中旧演纶,赤帷裳底老班春。
攫煤自省非尝饭,投杼徐知不杀人。
常恐虚名遭吓鼠,宁防平路解摧轮。
由来辨谤须君宰,收得江鱼未葬身。
陆海莲开夜色鲜,短檠灯下掩陈编。
风姨竟日鸣条罢,月姊因谁得意圆。

桑下佛缘恋难去,况我眉州十日住。高风景跂三苏祠,古荫婆娑双柏树。

竹阴逭暑嘉宴开,倒冠落佩方裴回。主人敬客还拘礼,客多酒勇纷喧豗。

雷声下天来卷屋,电光倒吸杯中渌。池底龟鱼迅欲飞,镫前雨脚森成束。

乌乎坡老神乎神,不解自饮喜饮人。赏余疥壁好诗句,快雨为洗筵间尘。

坡诗道雨妙如雨,我能洛诵清肺腑。杯停雨歇天宇空,坠句零篇尚堪咀。

颓然一卧凉浸肌,梦里犹呼事大奇。天晴日出成挥手,却和渊明《止酒》诗。

元夕三更后,雪花飞满天。全无明月影,空有夜灯悬。

词赋梁园客,肌肤姑射仙。何人金殿侧,簪笔祝丰年。

百尺章台撩乱飞,重重帘幕弄春晖。怜他飘泊奈他飞。
澹日滚残花影下,软风吹送玉楼西。天涯心事少人知。
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
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
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
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
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
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
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咤。
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画。

晚雨催寒著破裘,官梅应是动扬州。相思不见苏门隐,好在当年玉局游。

拟向会稽探禹穴,却从吴会下扁舟。不须幸甚门亡恙,翻到旧诗容我不。

清溪绕山流,茅屋瞰溪住。
山田虽不多,荒年亦禾黍。
有园不栽花,但种桑与苧。
有儿只为农,不士不商旅。
老翁雪满头,煮茗相劳抚。
问我从何来,今将去何所。
日月如飞梭,人生几寒暑。
浮名底须求,求之亦何补,
我见贪名人,名成隔千古。
微利不足营,营之徒自苦。
我见嗜利人,甘作守钱虏。
青山冢累累,今古一抔土。
勉我勤归鞯,风雪岁云暮。
因作田家谣,备述老翁语。
凉夜窥清沼,池空水月秋。满轮沉玉镜,半魄落银钩。
蟾影摇轻浪,菱花渡浅流。漏移光渐洁,云敛色偏浮。
似璧悲三献,疑珠怯再投。能持千里意,来照楚乡愁。

林梢乍过黄梅雨,湖面闲来白昼风。六月游人不知暑,恍惊身在水晶宫。

抚今追昔感何如,劫后偷生十载馀!不速欣逢花雪月,相思怕见画诗书。

琴弦寂寞悲中散,砚席凄凉怅左虚!自顾鲰生庸福薄,归来弹铗已无鱼!

向日不知今解老,他时应忆此何年。
陬月今朝三五风,岭头雪气缚寒松。
不知枯木得胡信,含玉灵花春梦中。
瑞鸟飞来千万峰,祥鱼行过二三众。
纷然相见主人眼,历历双眸处处通。

缭绕头陀石,涵虚半斗南。万山回积雪,一水静拖蓝。

闻梵风来树,明心月到潭。曹溪终古在,镫采满花庵。

山绕荒城水自流,霜空月色满溪楼。
夜长欹枕浑无寐,二十五声都是愁。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