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李敬熙 其四

五世堂前忍泪过,谁知微泣变滂沱。伤心万古明朝缓,揩眼三纲半月多。

纵不寻常万辈改,其如天性自家何。若将他日寻慈孝,遗臭流芳耿不磨。

庄昶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猜你喜欢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王死后,人众徙去。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平沙流水。叶老芦花未。落雁无声还有字。一片潇湘古意。
扁舟记得幽寻。相寻只在□□。莫趁春风飞去,玉关夜雪犹深。
烟山暮滴翠,露叶秋翻红。
川急回斜岸,草枯凋薄霜。
蝉寒嘶月淡,雁过唳天长。
船泊宜沙浦,夜深同咏觞。
林表登层阁,秋声隐暮钟。
雅归苦竹寺,雨闇乱云峰。
屡乞留新句,重来访旧踪。
松门罕车马,似喜老夫逢。
枫林凋晚叶,关河迥,楚客惨将归。望一川暝霭,雁声哀怨;半规凉月,人影参差。酒醒后,泪花销凤蜡,风幕卷金泥。砧杵韵高,唤回残梦;绮罗香减,牵起馀悲。
亭皋分襟地,难拚处,偏是掩面牵衣。何况怨怀长结,重见无期。想寄恨书中,银钩空满;断肠声里,玉筯还垂。多少暗愁密意,唯有天知。
寂寥银烛与金盘,睡足帘前怯晓寒。
不是诗人赏幽兴,雨中深院有谁看。

天垂列象圣遵模,为问还丹事有无。万斛明珠难换颗,痴人妄想点金须。

云物凄清秋满湖,遗愁梦落故宫梧。西江终古无情碧,送了鸱夷便沼吴。

烟草迥,水禽呼。越溪寒雨战菰蒲。扁舟赚得西施去,枉费良金写作图。

读书往往荷三馀,种芷为斋扁芷居。供眼色拚输药圃,疗班香定入方书。

炉飘海国旃檀避,座满嘉宾兰蕙俱。从此下帷重玩易,不须更爇小蟾蜍。

杏梁双宿复双飞,海国争教只影归。想得秋风逼凉冷,谢家儿女亦依依。

一我独栖栖,相逢又解携。
惊鱼依乱藻,忙燕垒新泥。
亦有种桃者,独无芳草兮。
买舟欲乘兴,风雨黯前溪。

圣主词源涌巨澜,恤民手诏月常颁。一回传出惊新丽,多少词臣愧汗颜。

新火满山城,余饧送寒食。花柳尚僵卧,对之增叹惜。

素居缅古欢,愔愔汎瑶瑟。岩云蔽屋角,翠滴帘波湿。

览胜恼诗魂,浇愁凭酒力。回首故园春,烟缭桐花白。

古梅生疏香,幽致邈难写。临风濯寒秀,相对足閒雅。

琼姿妙天然,未许粉黛假。譬如歌阳春,曲高和者寡。

开轩涵明月,顾影自潇洒。惟应翠袖人,亭亭伴林下。

思亲眠不得,起坐夜三更。月照一庭白,慈乌故故鸣。

十年华省叹淹留,一诏惊从万里游。拥节遥过荒徼地,传经犹是古梁州。

天连越巂蛮烟晓,沼泛昆明汉水秋。莫问旧曹朋好在,山公谁复似风流。

秋梦浑如春梦,春情化作秋情。出世何须避世,无名不用逃名。

人谁无远别,此别意多违。正鹄虽言中,冥鸿不共飞。
玉京烟雨断,巴国梦魂归。若过严家濑,殷勤看钓矶。
自见人相爱,如君爱我稀。好闲容问道,攻短每言非。
梦想何曾间,追欢未省违。看花怜后到,避酒许先归。
柳寺春堤远,津桥曙月微。渔翁随去处,禅客共因依。
蓬阁初疑义,霜台晚畏威。学深通古字,心直触危机。
肯滞荆州掾,犹香柏署衣。山连巫峡秀,田傍渚宫肥。
美玉方齐价,迁莺尚怯飞。伫看霄汉上,连步侍彤闱。
金溪有金源,昔我未尝造。
因逢吴道士,言此山水好。
金僧来自蜀,所至事幽讨。
地名适相符,结茅遂栖老。
一朝入石塔,千载锢其宝。
白云何漫漫,流水亦浩浩。
相传石井头,鞋迹犹可考。
安知斯塔内,岁久骨应槁。
龛灯长不灭,落叶风自扫。
山僧具茗酌,言话颇知道。
请题壁间诗,兹行殊草草。
所欣得二赵,登览散中抱。
日午饷田家,壶觞共倾倒。
素心惬清赏,恨不避喧早。
偶寻幽侣出,徵逐非所好。
归途霜月下,谁鼓更渐报。
明朝人事乖,相望不可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