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伯高

共宦关南三见秋,相看政好又韶州。故家乔木今千载,碧嶂清江第一流。

案牍暇时仍阅史,江山佳处更登楼。如今刀笔皆为相,好取功名趁黑头。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猜你喜欢
碧脑浮冰,红薇染露,骊宫玉唾谁捣。麝月双心,凤云百和,宝钟佩环争巧。浓熏浅注,疑醉度、千花春晓。金饼著衣余润,银叶透帘褭。
素被琼篝夜悄。酒初醒、翠屏深窈。一缕旧情,空趁断烟飞绕。罗袖余馨渐少。怅东阁、凄凉梦难到。谁念韩郎,清愁渐老。
王孙旧读五车书,手把山阳太守符。
未驾朱轓辞辇毂,却分金节佐均输。
人才自古常难得,时论如君岂久孤。
去去便看归奏计,莫嗟行路有崎岖。
腰肢欲趁杨花去。歌声能遏行云住。杯酒醉东风。羁愁一洗空。
谪仙清饮露。意在飞琼侣。未醉即求归。新词句欲飞。

西风萧瑟病相如,高枕从他世上疏。莫道浮云多变态,还将秋色到茅庐。

银甲雕戈小队工。内家宣敕教从戎。山萝覆镞萦金细,野火烧旗闪幔红。

宫月静,阵覆空。凤凰山下抱龙弓。珠兜玉靸团营路,小雨寒花何处逢。

王家小令最风流,江左题书念远游。采得三花持欲寄,白云春色满嵩丘。

雨过才移种,风来已满林。庭空还汛扫,留著贮清阴。

风雨连朝动客愁,笳声呜咽满边楼。卷帘何事看新月,一夜霜寒木叶秋。

清谈又复到巢由,洗耳元非况饮牛。尧舜得人天下事,画师那识帝心忧。

孟秋苦雨稻禾死,天地晦冥龙怒嗔。南邻老翁卧不起,漏屋湿薪愁杀人。

自云今年八十翁,力农一生兹始病。两逢赤旱三遇水,租税何曾应王命。

吾今宁免身为鱼,死当其时良可吁!

揖云聊与许君辞,月下归来访远师。半夜竹声嗔客去,又教劳动岁寒枝。

少室堪求道,明光可学仙。丹绘碧林宇,绿玉黄金篇。

云车了无辙,风马讵须鞭。灵桃恒可饵,几回三千年。

年灰迭起。
星管环周。
春凋树色。
日藻川流。
雪花迟舞。
云叶双抽。
雾开金堨。
冰销石沟。
心寄闰皇上,生逢晋生时。
风流千古意,只有杜鹃知。

几年陵谷变迁中,壮岁回头已秃翁。狂客彩笺犹吐凤,佳人锦瑟罢移鸿。

衣冠复古多新制,尊俎论文有旧风。极目干戈无事日,车书重见万方同。

假榻玉女峰,主人有深意。
玄谈出无语,妙语入不计。
澄明纵横发,沕潏左右至。
不言求生难,但曰待死易。
色境透关过,总是平稳地。
优游卅五年,何曾有颠踬。
随时翊火食,无即行坐憩。
既识上山真,宁迷下山伪。
颜虽不桃花,亦不霜草悴。
要之非矫亢,只是不出位。
我生日奇蹇,未觉久自弃。
一雨悟无学,恇然莽无寄。
松林延幽风,倏忽天乐沸。
如此有余中,肯作希夷睡。
两衙前后讼堂清,软锦披袍拥鼻行。雨后绿苔侵履迹,
春深红杏锁莺声。因携久酝松醪酒,自煮新抽竹笋羹。
也解为诗也为政,侬家何似谢宣城。
尝恨清风千载郁,洞天今得恣游遨。松楸一色古坛静,
鸾鹤不来青汉高。茅氏井寒丹已化,玄宗碑断梦仍劳。
分明有个长生路,休向红尘叹二毛。

抖擞衣襟马上尘,浔阳相见若为宾。江明楼堞无兵革,山落村墟少逸沦。

晓日凉风青雀舫,郡曹小吏绿杨津。沙鸥欲下翩还起,惊怪相须似故人。

江湖归不易,京邑计长贫。独夜有知己,论心无故人。
一灯愁里梦,九陌病中春。为问清平日,无门致出身。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