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刘子方斗酒

每到花开忆锦溪,春醪今日为君携。山中傥值看花伴,醉里新诗好共题。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猜你喜欢
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阳台近镜台。
谁道芙蓉水中种,青铜镜里一枝开。

已死奸谀老舐牛,非才讵可镇西州。豺狼逐去群狐惧,鸷鸟虽多一鹗秋。

天下孤寒有生意,诸蕃元帅为清修。太平更有当年事,未可廉纤只么休。

芥毛金爪勇难干,肯作霜花对乍寒。
若说乘轩有痴鹤,司晨如此合峨冠。
翔仞当年览德辉,传芳花品未思归。
晚来雾鬓凭轩处,直恐金翘相对飞。
泽兰萱草比多言,谓汝分阴久夺鲜。
政恐淇园修竹劲,不如秦岭老松坚。
高标幽艳自宜霜,弱草繁葩莫中伤。
肯与红莲媚三夏,要同黄菊向重阳。
临风裛露早秋天,范出南金色更鲜。
若向东篱比标格,定知花市不言钱。
城郭千山隘,晨昏二气并。
乍如冰底宿,忽似甑中行。
蚯蚓方雄长,茱萸可扞城。
龙团宁小忍,味味且同倾。
柯山千仞郁嶙峋,喜见丹青写送人。
洞府无人留永日,神仙有路隔重云。
苍松白石秋容净,绝壁悬崖晓势分。
归向公庭对真景,却疑人是化中身。

宝树林中碧玉凉。西风又送木犀黄。开成金粟枝枝重,插上乌云朵朵香。

依绣阁,傍银塘。广寒宫里白云乡。迥砧横笛声初断,坠露流风夜正长。

野老园篱江水东,溥溥夕露满幽丛。
已教短发从天白,未厌秋花特地红。
身世只今惟仗酒,安危从此不关侬。
神交赖有陶征士,避地休官意颇同。

欢聚理无恒,悲离情有伤。况兹征途閒,讵能久相将。

浮云兴岁暮,素雪翳晨光。挥手自兹别,后期应母忘。

幽栖谢俗客,相对只清湖。野服裁芳芰,时蔬剪绿蒲。

行吟向渔父,着论仳潜夫。前洲双白鸟,识得主人无。

青山谁点注,颇忆化工劳。夜雨终宵浥,朝风竟日搔。

飞烟千岫折,洒液万峰韬。能使光华远,良由气格高。

星岩舒异彩,月洞洗清毫。阴黝初回湎,阳和始散醪。

鬅鬙遥髻合,娭眇细眉绸。贮雾依微翠,驱云向葛轇。

芳林滋润甲,碧草动霜毛。平楚方摇色,冥凌几浃膏。

闻香思在谷,被径想渐皋。自得幽怀许,翻惊世眼遭。

相看如有素,玄对每难褒。目极伤心处,羁人正读骚。

叶榆河上赤枫秋,霜落苍山小队游。骑吹翩翩迎汉使,诸蛮西拜五花楼。

生平苦爱竹,义若君子交。兹轩忽见之,俄顷漆在胶。

振衣步其下,周览增郁陶。恶木一何多,蔓草一何饶。

翳此破苔笋,挠彼凌云梢。命仆恣剪伐,得辞斤斧劳。

除恶贵绝本,蕴崇及沟壕。荒秽既了了,凉风亦萧萧。

修茎遂生植,嘉荫惬游遨。作诗纪颠末,庶为同心谣。

低云不断风仍急,细雨无声晚更稠。
千里思君常在眼,黄昏天意自春愁。
平生事幽讨,性与山水便。
晚岁辟三径,颇喜得地偏。
远不去桑梓,近与松楸连。
青山枕其后,流水绕其前。
群山更簇簇,左右相周旋。
栋宇虽未立,气象已足观。
旁人笑我拙,空囊无一钱。
何苦欲架屋,作此烦恼缘。
我岂不自知,老去将终焉。
游居与寝卧,安可无数椽。
人生七十稀,自古尝有言。
我今五十七,髭鬓已皤然。
纵使此身健,前去能几年。
仕宦虽龃龉,亦复忝蕃宣。
向来为亲养,犹或强著鞭。
今既成永感,前事都弃捐。
傥或未死灭,誓将老林泉。
遂此卜筑志,闭门日高眠。
栽花满我屋,种竹环我园。
山上创一堂,湖中具一船。
从容与亲旧,取次中圣贤。
虽无万钟禄,虽无二顷田。
胸中富邱壑,眼界饱风烟。
自足了一世,此外休问天。

二月十四淮安雪,彻望嵯峨白玉楼。叫月子规含夜恨,怯寒柳眼带春愁。

参差四野皆银树,错杂黄河尽宝舟。谩笑老天欠收拾,琼花轻放逐风流。

扫地谢尘鞅,坐诵圣贤书。妙年陟府署,服食犹休居。

闻子进修地,花药罗斋庐。惟静故能定,有容当在虚。

而虚乃非空,养之贵安舒。苟能充至理,德业将有余。

子本西蜀珍,西南散簪裾。问知其方俗,有若邻华胥。

教化本自然,匪学故有初。况彼声教敷,封疆常晏如。

清秋武昌郊,氛雾夕开除。谁能不重别?执手以踟蹰。

欲向春山访隐君,野桥行过路才分。上方楼阁应无数,留与闲僧管白云。

浣花老翁好孙子,家住盐官忠义里。幼读神农黄帝书,青年卖药居城市。

今夏括苍叶守中,卧病兼旬不能起。更医至再复至三,孰辨阴阳明表里。

城中杜子有家学,分得桑君上池水。捷如壮士当敌场,百步穿杨誇一矢。

昔也父母及诸弟,仓皇惊怕走折趾。今也怡然北堂下,笑舞莱衣具甘旨。

五月归从白玉京,琼玖安能酬木李。触热敲门求我歌,好雨洗秋凉入髓。

勖哉杜子须努力,积土为山自今始。而翁天外如有闻,化鹤归来心亦喜。

春雨。春雨。却好洗将愁去。常时声滴庭隅。搅得离人梦无。无梦。

无梦。欢喜今宵听共。

洛阳自昔会耆英,閒气又钟大雅生。丹壑趋庭诗礼教,紫陵晋爵梓桑荣。

宦乡无奈思鲈脍,舆望殊深称兕觥。介寿跻堂登夏校,南飞一曲有馀情。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