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安郡后池绝句

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翠菱掩露青萍绿透一池锦水,夏莺歌喉婉转嬉弄蔷薇花枝。
整日无人来观赏这细雨景色,只有鸳鸯相对洗浴红色羽衣。
注释
齐安郡:即黄州。唐代在天宝年间曾改州为郡。
菱: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叶子略呈三角形,叶柄有气囊,夏天开花,白色。浮萍:浮生在水面上的一种草本植物。叶扁平,呈椭圆形或倒卵形,表面绿色,背面紫红色,叶下生须根,花白色。绿:此处作动词用,使动用法。锦池:即题中的“齐安郡后池”。
啭(zhuàn):指鸟婉转地鸣叫。蔷薇:植物名。落叶灌木,茎细长,蔓生,枝上密生小刺,羽状复叶,小叶倒卵形或长圆形,花白色或淡红色,有芳香,可供观赏。南朝梁江洪《咏蔷薇》:“当户种蔷薇,枝叶太葳蕤。”
尽日:犹终日,整天。《淮南子·泛论训》:“尽日极虑而无益于治,劳形竭智而无补于主。”
鸳鸯:鸟名。似野鸭,体形较小,为中国特产珍禽之一。旧传雌雄偶居不离,古称“匹鸟”。《诗经·小雅·鸳鸯》:“鸳鸯于飞,毕之罗之。”毛传:“鸳鸯,匹鸟也。”红衣:指鸳鸯的彩色羽毛。宋祖可《菩萨蛮》词:“鸳鸯如解语,对浴红衣去。”

赏析

  这是一首画面优美、引人入胜的小诗。它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座幽静无人的园林,在蒙蒙丝雨的笼罩下,有露出水面的菱叶、铺满池中的浮萍,有穿叶弄花的鸣莺、花枝离披的蔷薇,还有双双相对的浴水鸳鸯。诗人把这些生机盎然、杂呈眼底的景物,加以剪裁,组合成诗,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清幽而妍丽的画图。诗的首句“菱透浮萍绿锦池”和末句“鸳鸯相对浴红衣”,描画的都是池面景,点明题中的“后池”。次句“夏莺千啭弄蔷薇”,描画的是岸边景。这是池面景的陪衬,而从这幅池塘夏色图的布局来看,又是必不可少的。至于第三句“尽日无人看微雨”,虽然淡淡写来,却是极为关键的一句,它为整幅画染上一层幽寂、迷朦的色彩。句中的“看”字,则暗暗托出观景之人。四句诗安排得错落有致,而又融会为一个整体,具有悦目赏心的美感。

  这首诗之使人产生美感,还因为它的设色多彩而又协调。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指出“摛表五色,贵在时见”,并举“《雅》咏棠华,或黄或白,《骚》述秋兰,绿叶紫茎”为例。这首绝句在色彩的点染上,交错使用了明笔与暗笔。“绿锦池”、“浴红衣”,明点绿、红两色:“菱”、“浮萍”、“莺”、“蔷薇”,则通过物体暗示绿、黄两色。出水的菱叶和水面的浮萍都是翠绿色,夏莺的羽毛是嫩黄色,而初夏开放的蔷薇花也多半是黄色。就整个画面的配色来看,第一句在池面重叠覆盖上菱叶和浮萍,好似织成了一片绿锦。第二句则为这片绿锦绣上了黄鸟、黄花。不过,这样的色彩配合也许素净有余而明艳不足,因此,诗的末句特以鸳鸯的红衣为画面增添光泽,从而使画面更为醒目。

  这首诗还运用了以动表静、以声响显示幽寂的手法。它所要表现的本是一个极其静寂的环境,但诗中不仅有禽鸟浴水、弄花的动景,而且还让蔷薇丛中传出一片莺声。这样写,并没有破坏环境的静寂,反而显得更静寂。这是因为,动与静、声与寂,看似相反,其实相成。王籍《入若耶溪》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句,正道破了这一奥秘。

  这首诗通篇写景,但并不是一首单纯的写景诗,景中自有人在,自有情在。三、四两句是全篇关目。第三句不仅展示一个“尽日无人”的环境,而且隐然还有一位尽日看雨之人,其百无聊赖的情状是可以想见的。句中说“看微雨”,其实,丝雨纷纷,无可寓目,可寓目的应是菱叶、浮萍、池水、鸣莺、蔷薇。而其人最后心目所注却是池面鸳鸯的相对戏水。这对鸳鸯更映衬出看雨人的孤独必然使他见景生情,生发许多联想、遐想。可与这首诗参读的有焦循《秋江曲》:“早看鸳鸯飞,暮看鸳鸯宿。鸳鸯有时飞,鸳鸯有时宿。”两诗妙处都在不道破注视鸳鸯的人此时所想何事,所怀何情,而篇外之意却不言自见。对照两诗,杜牧的这首诗可能更空灵含蓄,更有若即若离之妙。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杜牧受人排挤,被外放为黄州刺史之时,时间在在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四月至会昌四年(844年)九月之间。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你喜欢
今岁月和桂,不肯作中秋。一年惟此佳节,底事白教休。我已侵寻七秩,况复轮囷万感,合恨更分愁。先自无聊赖,雨意得能稠。天柱峰,知何处,老难游。痴云如妒,不知弦管可吹不。安得风姨扫荡,推出团圆月姊,便遣桂香浮。世事十常九,不使展眉头。
把酒同为花下宾,东风一十五回春。
欢情坠若瓶边绠,感绪多干臼里辛。
枚马老能持从笔,夔龙今已避鸿钧。
附尘旧好公须忆,憔悴惟残厌次人。
芝廛光分野,蓬阙盛规模。碧坛清桂阈,丹洞肃松枢。
玉笈三山记,金箱五岳图。苍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

迂倪戏于画,简到更清臞。名家百馀祀,所惜继者无。

况有冲淡篇,数语弁小图。吴人助清玩,重价争沽诸。

后虽有学人,纷纷随繁芜。崔子彊我能,依样求胡卢。

墨涩不成运,林惭涧与俱。何敢希典刑,虎贲实区区。

丑恶正欲裂,捲去不须臾。今夕秋烛下,载见眼模糊。

妄意加润色,泥涂还附涂。崔子岂不鉴,爱及屋上乌。

空洞远万里,佳景萃其南。縠纹波似染,螺髻花群簪。

紫芝鲜最馥,青棂坚直甘。解召羡门侣,双鸾聊与骖。

一室萧然绝蔽亏,桂香初发自先知。已无热恼仍无梦,坐到空林月落时。

土灰论远计,木石笑浮生。但有一尊酒,何须千载名。

江流东下县南迁,一簇人烟野岸边。
荻笋洲青鸥鸟狎,杨花浪白鲚鱼鲜。
印来聚吏排衙鼓,社到随民出俸钱。
应是绣衣行部处,拦街齐颂长宫贤。
肯为刘安赋小山,几时鸡犬过云间。
命穷无用三千字,蹄蹶难供十二闲。
薄酒程头多隔县,故人踪迹半阳关。
何当共嚼西岩雪,嗅取梅花一破颜。
倚空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暮潮风正急。酒醒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沿溪结网。风定轻浮桨。遥看鹭鸥来两两。蓬顶柳阴摇荡。

武陵路隔前途。朝餐夕宿菰蒲。划破一天晓雾,低头欲拂珊瑚。

孤亭收晚翠,大雪满前山。不见襄阳老,相思空往还。

琴声随涧远,鹤影共云闲。岂拟袁安卧,无人且闭关。

磴道倚荒城,丛台旧有名。河山销霸气,木叶乱秋声。

云净千峰瘦,天空一雁横。盍簪逢令节,好结岁寒盟。

园林逃暑一閒过,竹里惊呼问小坡。客自握兰来泽国,谁从结佩绚云窠。

不辞引满黄鹅杓,难和流徵白雪歌。却羡卿狂谁得似,卿今曾数粤山多。

一声羌笛晚风斜,再问花期便觉赊。
茵幌泥沙可随分,莫将春意殢残花。

郁郁青枫树,岁久成枯株。鸱鸮巢其颠,失路委泥涂。

高明逼众怒,倾夺在斯须。李斯相秦皇,六国为丘墟。

失意车府令,陨身家亦屠。韩非亦何人,乃如兔投罦。

位显实疾偾,名高成祸枢。不见兰陵令,衰年方著书。

杖策还能作帝师,从来侠客负天奇。白衣自拥旌轺出,红拂偏教羽骑随。

大陆龙飞开茂烈,荒原鸡卜有灵祠。勋名到处人争羡,磊落苍崖起义碑。

世尊不说说,迦叶不闻闻。
水流黄叶来何处,牛带寒鸦过远村。

远忆将何益,孤飞病未能。诗心缘事减,酒过逐年增。

未老已如此,长贫自可憎。生平知己泪,凄绝夜窗镫。

喟然尼父欲无言,坚白纷纷尚未阑。但得此身还造物,不须一字落人间。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