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汇
推荐
诗文
名句
古籍
作者
谜语大全
搜索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
出自
唐代
岑参
的《
登总持阁
》
解释:
译文
凭靠栏杆,看那秦岭低矮;站在窗边,看那渭水细小。
赏析
此句描写总持阁的高大壮阔,“低”“小”二字写出人站在总持阁观览风景的宽广视野,又点出总持阁的高大壮丽。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总持阁高峻直逼云天,登上楼阁好像靠近日边。
晴天俯视,万井之树尽收眼底,五陵烟雾迷茫动人愁思。
凭靠栏杆,看那秦岭低矮;站在窗边,看那渭水细小。
早知佛教教清净之理,希望经常侍奉佛像。
注释
总持阁:在长安城永阳坊、和平坊西半部大总持寺。
诸天:天空。
井树:井边之树。
渭川:渭水。
金仙:用金色涂抹的佛像。
简析
写这座高阁的高,诗人用了眺望的视角来写,主要用到了夸张的修辞方法,还加入比喻,对比这样常见的修辞来增加效果。“逼诸天”、“近日边”,这是夸张和比喻,“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也是夸张,但是在意义上有一种递进,使高阁的形象更具体。“低秦岭”、“小渭川”有夸张地成分但也有对比,拿这样的秦岭渭河来突出总持阁之高。其实在最后的结尾诗人的态度里也有夸张的意思,他当然不会真的为了一座高阁而出家,这里只不过是为了进一步说明这座佛寺古阁的环境清雅视野开阔罢了。全诗其实很有李白式的浪漫,李白的诗句里就常用到夸张的修辞。也就是因为岑参在诗里这样淋漓尽致得专写总持阁之高,所以使作品在整体上有了一种很突出的气势,这样的处理方法在他的诗作里是常见的,这就是前人所说的岑参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的特色。
岑参
岑参(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猜你喜欢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 《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 《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 《
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 《
秋兴八首
》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 《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 《
点绛唇·闺思
》
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
—— 《
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
》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 《
送人赴安西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
春望
》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 《
书愤
》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 《
出塞
》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 《
离思五首·其四
》
悲霜雪之俱下兮,听潮水之相击。
—— 《
九章
》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 《
佳人
》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 《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
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 《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
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 《
蝶恋花·送春
》
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
—— 《
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时自阳山徙掾江陵
》
足不强则迹不远,锋不銛,则割不深。
—— 《
论衡
·
卷十三-超奇篇
》
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
—— 《
论衡
·
卷三十-自纪篇
》
与山水相关的名句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小树开朝径,长茸湿夜烟。
吴歈越吟未终曲,江上团团贴寒玉。
水风浦云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
离鸾别凤烟梧中,巫云蜀雨遥相通。
云根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
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
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与写景相关的名句
博罗老仙时出洞,千岁石床啼鬼工。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
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
微信扫一扫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