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汇
推荐
诗文
名句
古籍
作者
谜语大全
搜索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
出自
唐代
岑参
的《
登总持阁
》
解释:
译文
凭靠栏杆,看那秦岭低矮;站在窗边,看那渭水细小。
赏析
此句描写总持阁的高大壮阔,“低”“小”二字写出人站在总持阁观览风景的宽广视野,又点出总持阁的高大壮丽。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总持阁高峻直逼云天,登上楼阁好像靠近日边。
晴天俯视,万井之树尽收眼底,五陵烟雾迷茫动人愁思。
凭靠栏杆,看那秦岭低矮;站在窗边,看那渭水细小。
早知佛教教清净之理,希望经常侍奉佛像。
注释
总持阁:在长安城永阳坊、和平坊西半部大总持寺。
诸天:天空。
井树:井边之树。
渭川:渭水。
金仙:用金色涂抹的佛像。
简析
写这座高阁的高,诗人用了眺望的视角来写,主要用到了夸张的修辞方法,还加入比喻,对比这样常见的修辞来增加效果。“逼诸天”、“近日边”,这是夸张和比喻,“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也是夸张,但是在意义上有一种递进,使高阁的形象更具体。“低秦岭”、“小渭川”有夸张地成分但也有对比,拿这样的秦岭渭河来突出总持阁之高。其实在最后的结尾诗人的态度里也有夸张的意思,他当然不会真的为了一座高阁而出家,这里只不过是为了进一步说明这座佛寺古阁的环境清雅视野开阔罢了。全诗其实很有李白式的浪漫,李白的诗句里就常用到夸张的修辞。也就是因为岑参在诗里这样淋漓尽致得专写总持阁之高,所以使作品在整体上有了一种很突出的气势,这样的处理方法在他的诗作里是常见的,这就是前人所说的岑参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的特色。
岑参
岑参(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猜你喜欢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 《
代别离·秋窗风雨夕
》
翠葆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
—— 《
浣溪沙·翠葆参差竹径成
》
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
—— 《
诉衷情·东风杨柳欲青青
》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 《
送柴侍御
》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 《
白梅
》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 《
定风波·自春来
》
劝君频入醉乡来,此是无愁无恨处。
—— 《
玉楼春·雕鞍好为莺花住
》
佳期大堤下,泪向南云满。
—— 《
大堤曲
》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 《
贺圣朝·留别
》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 《
怨歌行
》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 《
清平调·其二
》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 《
离骚
》
欲人之处高爵禄,则以让贤也;多财则以分贫也。
—— 《
墨子
·
-49章 鲁问
》
而天下皆曰其力也,必不能曰我见命焉。
—— 《
墨子
·
-36章 非命(中)
》
信人莫若信己,防人毋存幸念。
—— 《
罗织经
·
-阅人卷第一
》
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暇掩目。
—— 《
淮南子
·
-兵略训
》
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 《
便宜十六策
·
-思虑
》
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 《
管子
·
-霸言
》
择子莫择父,择亲莫择邻。
—— 《
增广贤文
·
-下集
》
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
—— 《
增广贤文
·
-上集
》
与山水相关的名句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小树开朝径,长茸湿夜烟。
吴歈越吟未终曲,江上团团贴寒玉。
水风浦云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
离鸾别凤烟梧中,巫云蜀雨遥相通。
云根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
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
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与写景相关的名句
博罗老仙时出洞,千岁石床啼鬼工。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
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
微信扫一扫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