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鹤志千里,候虫戒三秋。此理定如何,宛在水中洲。
我师南荣去,生从知北游。岁暮良鲜欢,不如狐首丘。
寒灯伴岑寂,河汉窗间流。缅怀双白璧,路断水悠悠。
摩诘颇解事,好语供我求。坐令不可遣,奄然随遇收。
归程只旦暮,妙义思赓酬。君谓我辈人,吾匪斯人俦。
且将有限力,相与穷深幽。
昔时米南宫,父子同画癖。油然烟两态,千里入盈尺。
近代宋尚书,笔意妙欲逼。置之凡格闻,新旧莫辨识。
应是前后身,神会造化迹。鸿濛迷日月,澒洞飞霹雳。
苍崖晦中断,天阙杳高隔。洪涛涨无倪,龙虎移窟宅。
农夫怨昏垫,樵牧绝行迹。破屋两三家,摇撼巳倾侧。
得非杜少陵,无乃陶彭泽。檐茅委泥泞,篱菊没狼籍。
空江乏舟楫,汗漫安所适。披图瞻青冥,惆怅至终夕。
死者已矣存者散,故园惆怅不胜春。谏争袁盎新承召,坐啸孙登乐守贫。
往事悠悠同逝水,诸公衮衮共扶轮。杜陵流落江湖久,老向人间逐后尘。
我诗持寄君,宛在汝水浔。君诗欲寄我,苍茫烟浪深。
寒水争赴壑,驶流激清音。扁舟溯游往,寂寞嗟独寻。
颍烟稍塞望,淮月初清心。恨无知赏同,樽酒谁献斟。
相思意不极,宛抑诉鸣琴。晓灯半明灭,抱膝成苦吟。
觥觥太守公,我之王父行。一箭取功名,门前旌棨壮。
恭人昔来嫔,薳簉贤声畅。生我孝廉叔,秀出诸昆上。
画戟鹓班执,峨冠雀翎扬。母因子爵荣,翚翟拜天贶。
司徒石窌封,阿杜金钗饷。援古以方今,恩宠何多让?
彩衣舞虽罢,兰芽茁相向。才堪宝田守,孝同洗马养。
华诞逢古稀,徵词耀屏幛。彤管书妇功,女史职久旷。
不才忝诸孙,懿行安敢忘?愿扬圣善风,付与乐人唱。
历历斗维,王畿所止。滔滔灊汉,天步之纪。金耀圆图,玉澈方汜。
蕴灵擢秀,载笃君子。
于穆君子,左角佩觿。从群竹骑,取俊游儿。昂昂千里,宛宛长离。
同规同矩,异雄守雌。
早弃幼志,夙耽强学。唯道是修,何土不乐。将英竹箭,聊游稽岳。
容止可观,进退可度。
有德有行,如圭如璋。乐山乐水,令问令望。辞家观国,为龙为光。
唯兄唯弟,元方季方。
汉北张生,洛阳贾子。秩宗是佐,淑问不已。佥曰允谐,肃恭帝祉。
于斯为盛,齐称得士。
中槐如宿,上阁如云。握兰正典,执笔司文。方瑜等润,比桂争芬。
能照时宰,绩著人君。
帝子南牧,孔殷是抚。白水悠悠,青原庑庑。贲之束帛,不日来取。
如马如枚,长裾上府。
咨余下走,中田获菽。乃裹糇粮,遂去乡塾。既曰觏止,朝游夕宿。
如佩萱兰,久知芬馥。
共化之选,古谓惟良。能柔下邑,必惠上邦。大君有命,朱襮绣裳。
方同汲子,重卧淮阳。
嘉命显承,方驾兰汜。如彼飞鸿,抟风千里。极目宁皋,劳心无已。
苏歌有慰,逖听倾耳。
麻鞋遍踏北山村,桃涧东头古墓门。络纬乱啼荆棘满,不知何处葬诗魂。
布谷声中雨散丝,晓窗浓睡正忺时。春来暖透黄紬被,老去甜归白粲糜。
仕及引年何况病,官虽閒局亦当辞。为予多谢门前客,莫怪慵夫应接迟。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余 一作: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