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六首 其六

萋萋谷中兰,蔚蔚陂上芩。幸以芬芳发,及此雨露深。

微生守岩壑,敢望嘉树林。白鹤不下食,黄雀毋见侵。

修翮谁能铩,一举西山岑。西山采薇客,可以喻我心。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银珰谒者引蜺旌,霞帔仙官到赤城。白鹤迎来天乐动,
金龙掷下海神惊。元君伏奏归中禁,武帝亲斋礼上清。
何事夷门请诗送,梁王文字上声名。
楚县入青枫,长江一派通。板桥寻谢客,古邑事陶公。
片雨收山外,连云上汉东。陆机犹滞洛,念子望南鸿。
万事无心一钓竿,三公不换此江山。
平山误识刘文叔,惹起虚名满世间。
岁俭心非俭,家贫道不贫。
谁知天地内,别有好乾坤。

石火光中客此身,只钻故纸敝精神。如今衰老浑无用,犹有虚名语世人。

我是北人长北望,每嗟南雁更南飞。君今又作岭南别,
南雁北归君未归。洞主参承又豸角,岛夷安集慕霜威。
黄家贼用镩刀利,白水郎行旱地稀。蜃吐朝光楼隐隐,
鳌吹细浪雨霏霏。毒龙蜕骨轰雷鼓,野象埋牙劚石矶。
火布垢尘须火浣,木绵温软当绵衣。桄榔面碜槟榔涩,
海气常昏海日微。蛟老变为妖妇女,舶来多卖假珠玑。
此中无限相忧事,请为殷勤事事依。

三吴昔沴疠,原野何葳蕤。灵雨从北来,为我日夜滋。

破块将作膏,润枯将作荑。旱魃何相仇,狂飙中夺之。

一展衡巫云,再展七泽?。吴民泣相呴,焉用真宰为。

虚矣诅楚言,楚氓仍见私。

一犁春雨欲平塍,预卜今年穑事成。
天意却愁人意懒,故令布谷苦催耕。

顽铁精金共一炉,虚空推出古浮图。六窗八户无门入,谁识分身是丈夫。

消瘦不胜寒,独立江南路。罗袜暗生尘,不见凌波步。
兰佩解鸣榼,往事凭谁诉。一纸彩云笺,好寄青鸾去。
此生甘兮走昊阊,辱皆无剩有狂 。

百年障眼书千卷,四海资身笔一枝。
龙纪膺图代,龟书出洛年。
人文初炳焕,神化共回旋。
大雅藩篱缺,诸儒门户专。
天将扶古道,岳始降名贤。
派别轩皇远,江回楚邑偏。
英灵久蟠郁,簪笏旧蝉联。
家学传桑砚,词场著祖鞭。
风云千载会,宇宙大名悬。
行洁圭无玷,才长桷有梴。
西都经术富,东阁道山连。
蠹简烦紬绎,群书益贯穿。
才超班马上,道探老庄玄。
近代风骚变,词人雾縠鲜。
俳优惊异体,轻薄竟相沿。
作者今亡矣,明公独勉{旃丹换冉}。
狂澜资反正,坠绪得扶颠。
内史趋栏药,中书落笔椽。
直词批勑尾,清议列龟前。
法驾南巡日,妖氛北刺天。
新亭空涕泪,神汴一腥膻。
慰将言弥切,徵兵檄屡宣。
奉天凭陆贽,淮上困苻坚。
素秘龙韬策,爰参虎旅权。
精诚潜贯日,勋业合凌烟。
耆旧朝廷倚,文章海内传。
三长青史笔,五典白麻篇。
思赡宫人蜡,荣归御榻莲。
研经鱼辨鲁,挥翰骥奔泉。
方徯金銮作,聊从铜虎迁。
疮痍承帝念,恺悌沃民编。
铃索昼斋永,棠阴夜月圆。
丰登诸县乐,治最八州先。
诏易宣城郡,恩遗晋水壖。
歌襦恐来暮,卧辙惜言还。
汉守终丞相,黄公且颍川。
长亭春草外,巨镇日华边。
况复师瞻久,由来德望全。
芝函行召对,鼎席即详延。
尚父西辞渭,司徒北破燕。
斯民免涂炭,吾党赖陶甄。
竹尺元通籍,瓜时忝备员。
孩提曾识面,父执绝随肩。
被遇怜才小,怀恩觉体孱。
尘埃馀冗吏,情绪足离筵。
歌阕魂飞渚,诗成泪染笺。
辕驹何局促,巫步失趼跹。
旧治应骑竹,他邦未暖氊。
公归劳驿骑,地远想台躔。
处士依文举,贤卧颂子渊。
瀛洲如许到,未敢卜归田。
断来妙喜针锋上,塞破虚空不碍空。
昔日维摩今社友,相逢个个有神通。
夜雨轻寒拂晓晴,牡丹开尽过清明。
庭前落絮谁家柳,叶里新声是处莺。
白发生来如有信,青春归去更无情。
便当种秫长成酒,远学陶潜过此生。
洞府深沈别有天,晕飞楼阁耸晴烟。
诗传玉局惊凡目,丹就金炉记昔年。
翠涌千波横绝壁,风吹万籁入飞泉。
他时待我功成后,卜室青山绝世缘。

晚纳凉飔卧,支颐思不穷。入帘星慄慄,向客月膧膧。

花影参差里,炉香缥缈中。相知无若个,清兴复谁同。

生长在吴根,不与吴侬相识。只有粉丝飞到,听沙头吹笛。

但除沽酒觅青帘,无事入尘陌。若问钓人名姓,是上清沦谪。

云物萧条天宇清,杖藜来访故燕城。良乡极目真寥廓,上谷当年屡战争。

马骨且求招乐毅,乌头难化遣荆卿。下都池馆修连日,说与游人恨未平。

康乐流传临海作,一时文采愧羊何。只今寓直金銮里,还忆东山旧薜萝。

蒿蓬如人长,有子呼阿娘。飘萧垂两鬓,日暮倚门傍。

儿行自空腹,儿归复空囊。可怜拾遗穗,母子各哀肠。

孤孀自云苦,况乃无孤孀。吁嗟兮老孀,行路皆感伤。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