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引赠郑子阳

黄山之高四千仞,峞哉岌哉,呼吸上与青天近。三十六峰连斗牛,臣灵奰屃东南镇。

轩辕昔日乘苍虬,浮丘容成曾共游。鸟书虫篆不可见,琅玕芝草空能留。

瀑飞百道霄汉下,水晶帘挂双龙湫。五色恍有金银阙,仙乎一去三千秋。

郑君仙才古风格,幼学丹青工水墨。师山之后大雅人,梁园老作诸侯客。

家近焦村百里间,天梯雪石尚堪攀。药炉丹鼎轩辕宅,摘得松花可驻颜。

借问郑君何日隐,虎头岩下缚柴关。上餐天都半夜之沆瀣,下弄石桥千折之潺湲。

洞中之人把瑶草,玉书招尔黄鹄还。我有芙蓉三尺剑赠之,归来兮昆丘蓬海之仙山。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我思古人,伊郑之侨。以礼相国,人未安其教;游于乡之校,众口嚣嚣。或谓子产:“毁乡校则止。”曰:“何患焉?可以成美。夫岂多言,亦各其志:善也吾行,不善吾避;维善维否,我于此视。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下塞上聋,邦其倾矣。”既乡校不毁,而郑国以理。

  在周之兴,养老乞言;及其已衰,谤者使监。成败之迹,昭哉可观。

  维是子产,执政之式。维其不遇,化止一国。诚率此道,相天下君;交畅旁达,施及无垠,於虖!四海所以不理,有君无臣。谁其嗣之?我思古人!

楚寒多秋水,荆王有故宫。
湘东晋宗子,高氏楚元戎。
凿沼长千尺,开亭费万工。
五杂组,四豪客。往复还,阡与陌。不得已,长沙谪。 ——张荐
五杂组,五辛盘。往复还,马上鞍。不得已,左降官。 ——李崿
五杂组,甘咸醋。往复还,乌与兔。不得已,韶光度。 ——颜真卿
五杂组,五色丝。往复还,回文诗。不得已,失喜期。 ——皎然
羲轩尧舜虽难复,汤武桓文尚可循。
事既不同时又异,也由天道出由人。
东老遗风且百年,乡评犹叹子孙贤。
金丹数满三千行,玉笈名留十八仙。
座上杯盘由好客,鼎中饘粥且随缘。
相逢咸恨匆匆去,绝胜空回访戴船。

穷泉相见痛苍黄,还向官家问永王。幸免玉环逢丧乱,不须铜雀怨兴亡。

披心清彻冰雪壶,挥毫妙绝江山图。包生好古求真迹,名齐顾凯游京都。

四明画手不易得,秋水晴岚无多墨。极天形胜随意生,半壁低横万里色。

蒹葭浦溆苍烟深,上有参差枫树林。虚堂时时动风雨,波底恍若蛟龙吟。

一扫冰绡幽兴发,笔夺造物古人列。吾将垂钓君宦游,扁舟独啸五湖月。

送君驿路别愁新,北望偏伤客子神。鸣鞭岁晚长芦去,芳草相思春复春。

远载山泉千里外,胜流高致使人思。罂瓶泻口冲寒色,垒块浇胸洗恶诗。

三峡游踪如昨梦,一瓢陋巷本吾师。芒鞋素便青峰下,始是波澜不起时。

云端贝阙见,鳌负海山来。瑞气元非雾,天风不染埃。

颁常八柱建,象魏五门开。肯构经营念,贻谋丕显哉。

百丈苍岩入杳冥,高低气象本天成。藤蟠翠壁龙蛇动,涧泻断崖风雨声。

不许画工为润色,祇应诗伯长馀情。栖鸦乱墨题僧室,车马何时再此行。

桂华清影漾曾波,月借水光磨。孤宿笑霜娥,算耐得、长宵几何。

今年作客,中秋人过,不见旧银河。金碗共摩娑,三百盏、倾将未多。

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何惭宿昔意,猜恨坐相仍。
人情贱恩旧,世义逐衰兴。
毫发一为瑕,丘山不可胜。
食苗实硕鼠,点白信苍蝇。
凫鹄远成美,薪刍前见凌。
申黜褒女进,班去赵姬升。
周王日沦惑,汉帝益嗟称。
心赏犹难恃,貌恭岂易凭。
古来共如此,非君独抚膺。
判乾元刚象,德纯贞,利元亨。运一气氤氲,施生品物,分布形成。调和四时简易,正始终、机动应经营。日月东西出没,总因元气流行。参罗列曜循环,晃寥廓,体轻清。尽变化无方,杳冥真造,内隐精诚。酝就命基性烛,混太虚、模样貌峥嵘。了了真空无碍,八*挥斥难名。

远客长途孤寺秋。天寒少个寄书邮。况兼风雨又绸缪。

恨悠悠。一点鸣窗一点愁。

城北朝京路,当涂射雉乡。心原工弋纂,智亦任机张。

诡遇矜多获,雄才喜擅场。所嗟陵谷异,传说几荒唐。

文史当年共讲磨,扁舟此地复经过。流年屈指梦相似,白发论心喜倍多。

寄眼偶怀梁苑雪,临风犹骇洞庭波。从今燕坐参空寂,却笑天人被佛魔。

夙昔皆黄绶,差池复琐闱。上田无晚熟,逸翮果先飞。
前路舟休系,故山云不归。王程倘未复,莫遣鲤书稀。
欲晓初闻长乐钟,一庭残月海棠红。
如何借得徐熙手,画作屏风立殿中。

西风客老雄心在,泰古人稀侠骨香。

连绵雨不晴,谷子多损失。
二麦未入泥,忧心常惕惕。
来岁不饥荒,未敢相委悉。
启告梵天帝释天玉皇大帝天,且放日头出。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