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东风依旧

东风依旧,著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
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能消几个黄昏!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和煦的东风,依旧像往年多情地吹拂着隋堤的杨柳。搓揉得柳条儿长出鹅黄的嫩叶,在清和明丽的天气里勾缠撕扭。
去年曾到京都青门游春,今晚却不见朝云暮雨,落得丧魄失魂。如果想要折磨人,想让他一生都憔悴伤心,也不需要别的什么,只用几个这样寂寞难耐的黄昏
注释
东风:赵令畤作词为“春风”。
著(zhuó)意:有意于,用心于。
隋堤柳:隋炀帝大业元年(605)重浚汴河,开通济渠,沿渠筑堤植柳。至宋代,近汴京一段多为送别之地。
鹅儿黄:幼鹅毛色黄嫩,故以喻娇嫩淡黄之物色。
紫陌:旧指京师道路。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词全词以感情为纽带,把旧时与今时的情景绾合在一起,对爱妾寄予了深挚的悼念

  词的上片写似曾相识的景物,为全词蒙上一层怀旧的色彩。

  “东风依旧,著意隋堤柳。”起首二句写春风轻拂垂柳,语言很通俗,意思也很简单,但却层折多变,富于婉约特色。句中的隋堤,指汴河一带的河堤。相传隋炀帝时开运河,自洛阳至扬州,沿堤广植杨柳。初春时节,和煦的东风轻拂隋堤上的杨柳,给人以亲切温柔之感。而“著意”二字,更把东风拟人化。言外之意仿佛是说,自然界的东风对杨柳尚如此多情,而现实生活中的词人却如此孤单,再也得不到亲人的怜爱。

  “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这一句承东风拂柳而来,写柳色清新主要体现在一个“搓”字上。此字以俗为雅,说东风轻拂杨柳,给人以轻轻搓揉、抚摩之感。在东风搓揉之下,柳枝上遂呈现出“鹅儿黄”的颜色。鹅儿黄,指柳色的嫩黄。杨柳初绽的嫩叶,宛如雏鹅的羽绒 ,而这惹人喜爱的颜色,竟是东风搓出来的,真是奇绝之笔。“天气清明时候”总括前文,在写景中蕴含一股淡淡的哀愁

  词的下篇写往昔感怀,直接抒情抒沉痛伤悼之情。

  “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去年紫陌青门”与上片“东风依旧”相呼应,是词人回忆从前与爱妾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今宵”句,用雨、云,写明逝者的身分,关系;用魄、魂。写出死。用今宵,写梦,写只能梦中相逢。用典灵活、宛曲而生动。

  “断送一生憔悴,能消几个黄昏!”最后这两句将词人对于爱妾逝世的哀痛抒发至极点,催人泪下,爱妾一死,断送了自己一生,憔悴、瘦损,还能消受几个黄昏,这“物是人非”的强烈悲凉感,引得他黯然神伤而导致一生憔悴。尤其在黄昏时刻,烟霭迷茫 ,景色惨淡,在失去爱妾的词人看来,仿佛来到一个催人泪下的境界 。

  这是一首悼亡词,用直接抒情的写法来抒发自己的沉痛哀悼之情,全词写景融情,感情从浅到深。从最初东风拂柳的微微惆怅,到最后断送一生的极大悲凉,作者在叙述捕写的过程中,逐步隐晦的交代了故事的始末,其感情也便随之越来越深。

创作背景

  词人在京任职期间,爱妾不幸去世。词人因此作了此词,以哀悼爱妾。
刘弇

  刘弇(1048-1102)字伟明,号云龙,安福(今属江西)人。元丰进士。知嘉州峨眉县,改太学博士。元符中,进南郊大礼赋,除秘书省正字。徽宗时,改著作佐郎、实录检讨官。崇宁元年卒,年五十五。《宋史》有传。著有《龙云集》三十二卷,词有《彊村丛书》本《云龙先生乐府》一卷。

  猜你喜欢

醉中忘万物,一视渊与山。坠车神不惊,庄周非寓言。

是乡岂华胥,逸乐不记年。谁能造其域,勿为薄俗传。

丰山在屋前,后坐龙溪龙。
中有人中龙,固穷气自丰。
溪山千万状,朝夕与从容。
浮尘任开阖,本色无淡浓。
我本深村夫,见此更热中。
目睹鹤归云,耳接渔歌风。
徘徊不忍去,乐哉此迎逢。
何当中年留,回顾无宿舂。
家世三珠树,文章五凤楼。
中年穿豹尾,晚岁冠鳌头。
夷雅推簪橐,清醇动冕旒。
居然似岐国,只欠启金瓯。

春在梅梢月柳梢,红阑屈曲影相交。别开待阙鸳鸯社,不愿鸠居占鹊巢。

鸟鸣岸柳垂,鱼跳渚花落。曳履涉芳园,吾亦乐吾乐。

小轩低向绿阴开,时有金衣啄砌苔。但少玉人闲伫立,垂杨丝下等卿来。

爱此真珠滴,能于大道通。与君同举白,怜我独潮红。

柴里烟光映水沙,穰穰妇子咏年华。尖山泉引禾田腴,更绕芳洲种落花。

孙侯高堂竹石图,笔意迥与寻常殊。山城五月困炎暑,坐我如对寒冰壶。

侯言此图不易得,吴兴赵公好风格。昔者亲逢落笔时,茧纸寒翻雪花色。

竹丛隐石石作堆,海气乱拂秋云开。夫人当坐共叹息,松雪斋前风雨来。

承平馆阁日多暇,承制文章此其亚。往事苍茫四十年,万里江南见遗画。

当时亦有陇西公,直以健笔争相雄。岂知书法自无敌,况尔勋阀谁能同。

楚也怀贤心未已,束发临池费千纸。可怜生晚堕穷荒,不见中朝盛才美。

昨朝会宴池南亭,临图慷慨思吴兴。停杯怜我重真迹,许以捲赠无难形。

吁嗟吴兴不可作,孙侯高谊犹堪托。便令清晓送琼枝,即扫茅屋看金错。

采芝青溪滨,钓鱼青溪水。不慕磻溪名,莫洗颍川耳。

早潮扬子舟难舣。一曲湘江,送断危弦指。风雨落花明月底。

芭蕉寸寸衔心里。

粉融湿透风前泪。花饭谁餐,伏枕知何计。王孙不来侬自去。

游魂千刻追千里。

万汇阳春吐秀,争如雀舌含英。先天一气社前升。

啖出昆崙峰顶。

要得丁公煅炼,飞成宝屑窗尘。蜜脾神用脱金形。

送与仙翁体认。

检点行囊鲜宿舂,朔风吹破旧章逢。帝京日近人熙攘,天语春温士景从。

岂有巴人歌白雪,漫教瓦缶学黄钟。还思岁暮庭帷冷,一日千回杵撞胸。

将军杖钺妾和番,一样承恩出玉关。
死战生留俱为国,敢将薄命怨红颜。
复不淮楚,往复六千里,共赋此词,括尽山川所历之妙,真所谓兹行平生者也
有客过东鲁。自葛水、泛舟西下,帆开三楚。万里湖光磨水镜,际五老、落星烟渚。又飞过、二姑门户。彭泽柳青新旧色,望九华、依约池阳路。风雨庙,乌江羽。
蛾眉牛渚皆如故。问缘何、鲁港汀洲,江声无语。采石书生勋业在,吊锦袍、公子魂何处。流恨下、秦淮商女。多景楼头吟北固,笑平山堂里谁为主。且烂饮,琼花露。
十年颜范此睽违,邂逅邮亭亦解颐。
春满皋皮君彻早,尘蒙章甫我归迟。
云龙嘉会逢今日,鸡黍真情忆旧时。
明发愁为江上别,依然回首各天涯。

百感填胸,千端交集,泪眼能晴。处危崖欹树,谋存完卵;

弱弓微缴,强护孤城。心力俱疲,惊魂几断,为问重泉知未曾。

凭谁报,只孤忠苏武,卧雪餐冰。

笙歌此日閒庭,对烛影炉烟怕不经。任春娇妙技,翻澜蝶翅;

王乔仙谱,脆炙鹅笙。笑语空喧,欢容莫睹,未若当年菽水承。

歌须止,有中山在座,涕泪横生。

冬日既苦短,夏日孰云长。流光逐逝波,崦嵫倏扶桑。

眷言堂上人,秋鬓双垂素。志养期无违,岂在罗三釜。

盻彼反哺乌,哑哑鸣树颠。微物尚有情,子职宁或愆。

亲寿逮期颐,载喜还载惧。去日不可追,来日何由驻。

安得鲁阳戈,为我延夕晖。誓将日为岁,庶以伸吾私。

毵毵柳絮春刚去,细雨如丝绿欲流。喜得故人新酿熟,挑镫相对竹窗幽。

揽结东南胜,烟花缥缈间。重城萦八水,大内拥三山。

学士图书富,材官阵略閒。千秋台上月,犹照凤舆还。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