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悼亡词全词以感情为纽带,把旧时与今时的情景绾合在一起,对爱妾寄予了深挚的悼念。
词的上片写似曾相识的景物,为全词蒙上一层怀旧的色彩。
“东风依旧,著意隋堤柳。”起首二句写春风轻拂垂柳,语言很通俗,意思也很简单,但却层折多变,富于婉约特色。句中的隋堤,指汴河一带的河堤。相传隋炀帝时开运河,自洛阳至扬州,沿堤广植杨柳。初春时节,和煦的东风轻拂隋堤上的杨柳,给人以亲切温柔之感。而“著意”二字,更把东风拟人化。言外之意仿佛是说,自然界的东风对杨柳尚如此多情,而现实生活中的词人却如此孤单,再也得不到亲人的怜爱。
“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这一句承东风拂柳而来,写柳色清新主要体现在一个“搓”字上。此字以俗为雅,说东风轻拂杨柳,给人以轻轻搓揉、抚摩之感。在东风搓揉之下,柳枝上遂呈现出“鹅儿黄”的颜色。鹅儿黄,指柳色的嫩黄。杨柳初绽的嫩叶,宛如雏鹅的羽绒 ,而这惹人喜爱的颜色,竟是东风搓出来的,真是奇绝之笔。“天气清明时候”总括前文,在写景中蕴含一股淡淡的哀愁。
词的下篇写往昔感怀,直接抒情抒沉痛伤悼之情。
“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去年紫陌青门”与上片“东风依旧”相呼应,是词人回忆从前与爱妾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今宵”句,用雨、云,写明逝者的身分,关系;用魄、魂。写出死。用今宵,写梦,写只能梦中相逢。用典灵活、宛曲而生动。
“断送一生憔悴,能消几个黄昏!”最后这两句将词人对于爱妾逝世的哀痛抒发至极点,催人泪下,爱妾一死,断送了自己一生,憔悴、瘦损,还能消受几个黄昏,这“物是人非”的强烈悲凉感,引得他黯然神伤而导致一生憔悴。尤其在黄昏时刻,烟霭迷茫 ,景色惨淡,在失去爱妾的词人看来,仿佛来到一个催人泪下的境界 。
这是一首悼亡词,用直接抒情的写法来抒发自己的沉痛哀悼之情,全词写景融情,感情从浅到深。从最初东风拂柳的微微惆怅,到最后断送一生的极大悲凉,作者在叙述捕写的过程中,逐步隐晦的交代了故事的始末,其感情也便随之越来越深。
醉中忘万物,一视渊与山。坠车神不惊,庄周非寓言。
是乡岂华胥,逸乐不记年。谁能造其域,勿为薄俗传。
春在梅梢月柳梢,红阑屈曲影相交。别开待阙鸳鸯社,不愿鸠居占鹊巢。
鸟鸣岸柳垂,鱼跳渚花落。曳履涉芳园,吾亦乐吾乐。
爱此真珠滴,能于大道通。与君同举白,怜我独潮红。
孙侯高堂竹石图,笔意迥与寻常殊。山城五月困炎暑,坐我如对寒冰壶。
侯言此图不易得,吴兴赵公好风格。昔者亲逢落笔时,茧纸寒翻雪花色。
竹丛隐石石作堆,海气乱拂秋云开。夫人当坐共叹息,松雪斋前风雨来。
承平馆阁日多暇,承制文章此其亚。往事苍茫四十年,万里江南见遗画。
当时亦有陇西公,直以健笔争相雄。岂知书法自无敌,况尔勋阀谁能同。
楚也怀贤心未已,束发临池费千纸。可怜生晚堕穷荒,不见中朝盛才美。
昨朝会宴池南亭,临图慷慨思吴兴。停杯怜我重真迹,许以捲赠无难形。
吁嗟吴兴不可作,孙侯高谊犹堪托。便令清晓送琼枝,即扫茅屋看金错。
万汇阳春吐秀,争如雀舌含英。先天一气社前升。
啖出昆崙峰顶。
要得丁公煅炼,飞成宝屑窗尘。蜜脾神用脱金形。
送与仙翁体认。
百感填胸,千端交集,泪眼能晴。处危崖欹树,谋存完卵;
弱弓微缴,强护孤城。心力俱疲,惊魂几断,为问重泉知未曾。
凭谁报,只孤忠苏武,卧雪餐冰。
笙歌此日閒庭,对烛影炉烟怕不经。任春娇妙技,翻澜蝶翅;
王乔仙谱,脆炙鹅笙。笑语空喧,欢容莫睹,未若当年菽水承。
歌须止,有中山在座,涕泪横生。
冬日既苦短,夏日孰云长。流光逐逝波,崦嵫倏扶桑。
眷言堂上人,秋鬓双垂素。志养期无违,岂在罗三釜。
盻彼反哺乌,哑哑鸣树颠。微物尚有情,子职宁或愆。
亲寿逮期颐,载喜还载惧。去日不可追,来日何由驻。
安得鲁阳戈,为我延夕晖。誓将日为岁,庶以伸吾私。
毵毵柳絮春刚去,细雨如丝绿欲流。喜得故人新酿熟,挑镫相对竹窗幽。
揽结东南胜,烟花缥缈间。重城萦八水,大内拥三山。
学士图书富,材官阵略閒。千秋台上月,犹照凤舆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