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崔后渠祭酒见赠

碧山留大老,客子几番来。砧杵鸣秋郭,风尘上晚台。

孤怀惟短剑,万事且深杯。东阁多贤士,宁遗作赋才。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猜你喜欢
朱帘半下香销印。二月东风催柳信。琵琶旁畔且寻思,鹦鹉前头休借问。
惊鸿去后生离恨。红日长时添酒困,未知心在阿谁边,满眼泪珠言不尽。
骨肉萍蓬各天末,十度附书九不达。孤台冷眼无来人,
楚水秦天莽空阔。翔雁横秋过洞庭,西风落日浪峥嵘。
三年音信凝颦外,一曲哀歌白发生。
小舟随处去,幽意日相亲。
野草胜荷叶,轻鸥似逸人。
闲思此湖水,曾洗几京尘。
甚欲营渔屋,空虚未有因。
南岳配朱鸟,地轴为之翻。
皇纲未为绝,云台谁再论。
出持旧粟买桑叶,满斗才换几十钱。
桑贵粟贱不相直,老蚕仰首将三眠。
前日风雨乖气候,冻死箔卷埋中田。
蚕不见丝粟空鬴,安得衣食穷岁年。
对亭台幽雅,水竹清虚,嫩凉轻透。碧沼红蕖,送香风盈袖。白首冯唐,诞辰同庆,上百分仙酎。鳌禁词垣,乌台谏省,昔游俱旧。
千里长沙,五年湓浦,近捧丝纶,更藩移守。桂苑余芳,有孙枝新秀。罗绮雍容,管弦松脆,愿拜延椿寿。岁岁年年,今朝启宴,欢荣良久。
满塘秋水碧泓澄,十亩菱花晚镜清。
景动新桥横螮蝀,岸铺芳草睡。
蟾投夜魄当湖落,岳倒秋莲入浪生。
何处最添诗客兴,黄昏烟雨乱蛙声。
长想寻君道路遥,乱山霜后火新烧。近闻移住邻衡岳,
几度题诗上石桥。古木传声连峭壁,一灯悬影过中宵。
风骚味薄谁相爱,欹枕常多梦鲍昭。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揽 一作:览;明月 一作: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销愁 一作:消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今夜清辉漾。想月殿、菱花出匣,一轮初上。万户千门连碧海,处处钩帘倚幌。

只少我、一人凝望。多谢东邻遗粔籹,恰分明、掬取团圆样。

开笼看,神差王。

纷然佳果还相贶。揩病眼、荔奴黄皱,哀梨碧涨。忽忆添丁千里外,阻隔丹崖绿嶂。

恨此物、无缘分饷。若使姮娥知我意,也璇闺、掩却垂绡帐。

应为我,色惆怅。

休向人间更赋哀,迢迢云汉待昭回。擎天各展黄人手,重捧红轮出海来。

云锦亭西,记与诗人,拍浮酒船。看洛川妃子,锦衾照水,汉皋游女,玉佩摇烟。秋老芳心,波空艳质,惟见寒霜凋碧圆。争知道,有西湖五月,长在尊前。
素纨红障相鲜。更澹静一枝真叶仙。向风轩摇动,但无香耳,蓼丛掩映,自是天然。猊背生烟,蜡心吐月,赢得吴娃歌采莲。陈公子,似日休钟爱,兴满吟边。

汉家旌节度流沙,夺得戎王铁喙騧。天上白鱼秋弄影,月中玄兔夜生花。

九图妙入将军笔,八骏神空阿母家。独控奚官更超绝,长楸锦队谩如霞。

尽日坐谷口,看云生岭头。
蝉声偏占晚,菊色欲专秋。
江碧水心淡,叶红溪树愁。
乾坤万万古,流转一虚舟。
前楼仙鼎原,西经赤水渡。
火云入村巷,馀雨依驿树。
我行伤去国,疲马屡回顾。
有如无窠鸟,触热不得住。
峨峨华峰近,城郭生夕雾。
逆旅何人寻,行客暗中住。
却思林丘卧,自惬平生素。
劳役今若兹,羞吟招隐句。
人生七十古来稀,今日愚年已及期。
从此光阴犹不测,只应天道始相知。

巨浸汪洋闽徼东,五灵无外幅?通。置郡台湾声教讫,峰峦北拱水朝宗。

台湾水道千馀里,澎湖岛屿峙其中。岛屿潆洄三十六,其间强半人居丛。

宅中而广者大山,纵横三十馀里间。其东一屿形如鼎,名曰香炉不可攀。

西遍雁净山对峙,向无居人水潺潺。沙墩之屿亦西列,上皆飞沙形颇圜。

北则奎壁势峥嵘,下多龟鼊山以名。山外之屿曰锭钩,鸡肾员背鸟屿横。

或因其壮及所产,厥名一定遂莫更。更有白沙屿在傍,沙白漫漫石硁硁。

屈爪吉贝居极北,罗列拥抱若长城。数屿大山北门钥,舟泊大山从此行。

越而极西有目屿,远望浑似人眼形。目屿之东号铁砧,上有大石势坦平。

错出其旁曰土地,中一神像石琢成。金山蜿蜒磅礡间,其色赤黄若金呈。

空壳之屿联其左,物产中空因著称。正西澳有西屿头,西屿之西丁字门。

横于西屿如丁字,巨浪排空势若翻。转北名为镇海屿,胜国屯兵作外藩。

东为大仓一旷土,中无人家有平原。山虽旋绕直培嵝,总逊西屿之耸轩。

中为内外二堑地,往来舟舣若云屯。西屿头为四角屿,其势方正如列垣。

屿形各异名不一,又有鸡笼与托盘。进此则为虎井屿,望之应作伏虎观。

南乃花草屿相连,屿生花草始名焉。大猫小猫屿相近,间多怪石恍猫镌。

南屿原有鲛人住,后以风涛居始迁。南屿之北称头巾,其西八罩名最传。

周环仅匝三馀里,乃左乃右皆人烟。衡宇稠密居相错,雅有书声晓夜喧。

于今英俊多游泮,澎岛人文莫之先。八罩对峙为将军,屿以庙名不记年。

南屿东西有二屿,东平西平衣带联。二屿下流号钟仔,上窄下宽似钟悬。

由此而东西吉屿,一东一西望渺然。两吉渡台指南车,舍此难从别径穿。

并此名为三十六,天堑之险难言诠。当年伪郑曾踞险,我军云集足投鞭。

一战海氛风扫尽,鲸穴鲛窟涤腥膻。今日山青水绿外,处处商泊与渔船。

古云恃德不恃险,谩言隔涉此地偏。帝德覃敷梯航迩,长歌聊当舆图编。

不学乡人誇驷马,未饶吾祖泛扁舟。

山入蓬莱别有春,婺星焕彩助精神。乌衣开第门楣旧,鸿渐占爻羽翰新。

兰桂吐芬佳士坐,乔松齐寿列仙身。自惭再世渊源印,未若真传得马伸。

未破滁阳亭屡易,亭亡今又几经年。
峰回路转势不改,木秀阴繁直到巅。
流下山泉音若咽,烧余寺刻块如拳。
柴王一殿今何在,衰草残烟护晓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