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哉行 其一

燕京老人鬓若丝,生长富贵无人欺。少年慷慨结豪侠,弯弓气压幽并儿。

自嗟迩来筋力衰,动须僮仆相扶持。忽惊杂虏到门巷,黄金如山难解危。

馀息独存剑锋下,子孙散尽生何为。厩马北驱嘶故主,劲风吹断枯桑枝。

哀哉行,天何知。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猜你喜欢

南来六月别京畿,邑宰贤明更可依。仕路白头如我少,世途青眼似公稀。

蛮江波浪何时到,岭海风烟甚日归。来岁中秋明月底,与谁把酒共清晖。

畴昔张旃过相时,相人争睹汉官仪。
未能劖刻燕然石,不忍摩挲书锦碑。
慷慨欲平千载恨,经营已叹十年迟。
要令阅古诗篇伟,好读车攻复古诗。
面骨岩棱不入流,放归何止四宜休。
束书自可供儿读,斗酒聊须与妇谋。
旧藁如山应有误,老夫於世本无求。
一犁春雨平生事,莫与诸公作话头。

卷叶寒来多少时,形言眼语亦能知。白头闻得无生事,学把胡珠唤老师。

不瞻宰木过三年,霜露凄凉倍怆然。
马鬣但惊荒宿草,龟趺未办表新阡。
平生钟釜空遗恨,旧物桮棬半不传。
鸿雁差池风雨急,吞声清泪彻黄泉。
旗声不断鼓声催,堤柳阴浓野色开。
今日客衣何事净,亦尘不肯出城来。

灞桥波似箭,南浦草如裙。此夜灯前泪,他年日暮云。

醉和酲一半,悲与笑相分。莫作阳关叠,愁多不忍闻。

频频退礼闱,此去欲忘机。
霄汉贫难达,江湖老独归。
程遥秋浪叠,村暝夜灯微。
应使为儒者,翻悲苦业非。

愔愔庭院,沉沉帘幕。坐到黄昏无那。玉炉片脑已都消,刚剩得、一星儿火。

蛾灯剔罢,蚊橱掩却。斜扣金诃待卧。恰愁夜短梦偏长,含笑约、檀郎分作。

沄沄绿水边,丈室一萧然。顾陆留青箬,宗雷老白莲。

研朱看点易,摇麈听谈玄。忽忽风流尽,长怀晋宋前。

颜色无因饶锦绣,馨香惟解掩兰荪。
那堪更被烟蒙蔽,南国西施泣断魂。

满径烟云,一天暝色。含愁独傍湖山立。也应有泪洒风前,湘江旧恨空陈迹。

翠袖寒生,苔阴露湿。阑干几曲玲珑碧。疏枝倚遍总无言,此时心绪无人识。

昔年十四五,解诵东坡诗。少长攻论策,瓣香爇峨嵋。

缅怀名父子,川岳钟英奇。径欲溯岷源,怅望西南陲。

何意越廿载,人蜀轺车驰。草堂拜寓公,杜陵名双垂。

亟问纱縠行,奉祀邦人知。轻舠发初夏,江水澄玻璃。

启扃肃瞻仰,仿佛来云旗。老泉屹中坐,灏气生须眉。

坡颍左右侍,凛凛天人姿。为想获石砚,嬉戏殊常见。

寒镫耿相对,夜雨听何时。中庭蔚嘉树,古柏森鳞而。

白榆亦手泽,枯干留霜皮。亭亭两银杏,后起如孙枝。

补设木假山,好事之所为。三峰俨乔梓,鼎立靡诡随。

石梁间台榭,绿水回沦漪。虽无田田叶,犹号瑞莲池。

草木同不腐,节义徵在兹。当年不得相,炎运合中衰。

摧谪益挺特,岂独能文词。迄今八百岁,所过系人思。

何况鸣珂里,故宅遗栋榱。两公滞游宦,汝颍家同移。

要其神所在,犹水周天涯。文安正首丘,山色看蟆颐。

魂魄恋此土,合食一堂宜。结邻刚半月,慰我平生期。

舒啸倚修竹,荐新攀荔支。言观马券刻,还读柳州碑。

妙余龙眠笔,小像绘水坻。因缘付鸿雪,椎拓未云疲。

徘徊不忍去,留客鸣黄鹂。明年青莲乡,更访青莲祠。

瑶池先进汉江卮,转眼增筹十载期。初拟高盟循洛下,那知清宦隔天涯。

三台元属君家旧,七帙犹耽吏隐奇。尔不负丞丞负尔,铜龙应有御音驰。

战国曾闻挟两戈,病中军不渡交河。
一身同为明庭死,死敌强于死病多。
台衮兼戎律,勤忧秉化元。凤池东掖宠,龙节北方尊。
长路山河转,前驱鼓角喧。人安布时令,地远答君恩。
暮日平沙迥,秋风大旆翻。渔阳在天末,恋别信陵门。

云深石室白生虚,夜冷枯僧入定初。水月盈盈人不睡,但分清影与寒鱼。

北山之高,表我东底。
惟山降神,生何夫子。
维何夫子,文公是祖。
是师黄父,以振我绪。

六经厄秦火,汉儒勤考稽。司农集大成,胸次无町畦。

后人训诂学,于兹得阶梯。君家富经术,世业承青藜。

逮子复博洽,笺疏穷端倪。染翰为文章,笔力追昌黎。

余事及诗赋,摆脱寻常蹊。鸾皇发清啸,不作寒蛩啼。

我初识子时,介绍由璜溪。龙门同御李,一见深交缔。

每当肄业顷,扃门发新题。俭腹无可搜,音屡误雌霓。

赖子行秘书,三箧指我迷。行随千里足,驽马亦駃騠。

名高旁人妒,往往俱遭诋。岂无赏识者,刮目资金篦。

邑志重纂修,局开鹭坊西。子首应徵聘,笔砚随身赍。

滥竽更及我,左右劳挈提。体例互参酌,嘉味调盐醯。

疵颣互抉摘,良药进刀圭。悔翁今作家,烛理如然犀。

谓我大事记,与子蓺文齐。泰山高且峻,肯为培塿低。

既惭复以幸,黾勉事攀跻。况此十年中,佳日常招携。

挑菜莫愁榭,采菱玄武堤。飞霞及灵谷,穷探仙佛栖。

觞咏乐复乐,唱和赋萚兮。他时寻爪印,历历皆鸿泥。

阳和催淑景,雪释冰流澌。计偕期在迩,门外车驾輗。

行当与子别,一曲听歌骊。功名亦何物,得失争虫鸡。

感子缠绵意,酒酌金玻璃。祝我赴长安,春风健马蹄。

自分骨相寒,不称居金闺。江南夏四月,芳草碧以萋。

会当返故里,暂离非久暌。游览与著述,愿子其少徯。

飞盖出重闉,咫尺城南园。丹甍隐林薄,高馆抗层峦。

藤架环曲栌,槿篱缭疏垣。开芳异金谷,野花何烂漫。

蹑梯缘石磴,旷焉俯平原。浮云敛野色,天地为之宽。

置身百尺上,凭风修羽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