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杭城落月早潮生,宪府松杉风乱鸣。伏枕待三从劾免,移文满百不留行。
何人更许弹冠会,唯尔还堪倒屣迎。十载寒温无长物,一时出处有馀情。
酒斟白玉吴姬色,赋掷黄金楚客声。大抵冥鸿心自远,曾来老骥气难平。
浮云在昔悬秦望,北斗依然捧汉京。吏挟江湖才是傲,交论冰雪未为清。
官联西省闻题柱,家本同乡见请缨。谁似两朝衔宠遇,它如群少失纵横。
樽前且抗持螯手,世上空传染翰名。须听松杉风再起,晚潮乘月到杭城。
秣陵变定真堪幸,世事纷纷未解忧。暂得忘忧惟一醉,劝君六六且添筹。
南山有丹凤,文彩何翩翩。万里风云会,龙马相周旋。
先帝弃万方,泣涕穷遐堧。神化岂不显,所贵在摩编。
闽山接岭海,桑梓遥相联。驱车迅行迈,不辞路险艰。
丹青绘日月,意象在笔先。春秋有微义,仰看续前篇。
随辈猖狂搅客心,区区斗粟苦相寻。前行堕地后不止,我自绝粮渠复侵。
归兴渺然风瑟瑟,壮怀如此夜沉沉。欲投忌器空搔首,盼杀羲轮辗宿阴。
咸宁拥帅纛,职方不敢争。分宜据政府,台省噤无声。
壮哉椒山自有胆,霜简上诉天为惊。一疏堂堂谏马市,闭关欲绝天骄子。
一疏谔谔诛奸谋,上方请斩张禹头。逐臣报国一腔血,姜桂之性老逾烈。
风吹枷锁香满城,百炼此身都似铁。公死已与逢龙游,公书可代常山舌。
百年手稿藏文孙,蠹鱼潜逃不敢齧。笔力瘦硬中藏棱,想见挥毫眦尽裂。
磨砻贞石相雕镌,吾友张也审波折。刻成上嵌银泥墙,咫尺不异大道碣。
噫嘻吁!鲁公争坐位,鄂王谢讲和,流传谏草同不磨。
持此愿作直臣气,数纸岂仅博白鹅。
我生岂无涯,茫茫众人后。达观恨不早,岁月若瓮漏。
晚年始爱道,水火自相姤。所忧精力衰,大药终未就。
入山虽不深,已足谢尘垢。竹扉日夜开,白云入襟袖。
时有道人来,金经亲授受。读之苦不悟,沈思使人瘦。
一朝心为开,如月过岩窦。妙理清可悦,谷神俨欲觏。
从兹剖昏瞀,长愿绝群谬。万劫有时尽,至道莫能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