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记

不闻人声,但闻琴声。不闻弦声,但闻指声。桃源中人,羲皇上人。

何论魏人,何论晋人。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猜你喜欢
太极定二仪,清浊始以形。
三光照八极,天道甚着明。
为人立君长,欲以遂其生。
行仁章以瑞,变故诫骄盈。
神高而听卑,报若响应声。
明主敬细微,三季瞢天经。
二皇称至化,盛哉唐虞庭。
禹汤继厥德,周亦致太平。
在昔怀帝京,日昃不敢宁。
济济在公朝,万载驰其名。

玉检匪颁隆,珠帘馈遗通。更挥谀墓笔,褒赞死姚崇。

高鸦隔谷见,路转寺西门。塔影荫泉脉,山苗侵烧痕。

钟疏含杳霭,閤迥亘黄昏。更待他僧到,长如前信存。

天意无他只自然,自然之外更无天。不欺谁怕居暗室,绝利须求在一源。

未吃力时犹有说,到收功处更何言。圣人能事人难继,无价明珠正在渊。

双螺未学同心绾,已占歌名。月白风清。长倚昭华笛里声。
知音敲尽朱颜改,寂寞时情。一曲离亭。借与青楼忍泪听。
忆昨此地相逢时,春入穷谷多芳菲。
短垣囷囷冠翠岭,踯躅万树红相围。
幽花媚草错杂出,黄蜂白蝶参差飞。
此时少壮自负恃,意气与日争光辉。
乘闲弄笔戏春色,脱略不省旁人讥。
坐欲持此博轩冕,肯言孔孟犹寒饥。
两子从亲走京国,浮尘坌亦缁人衣。
明年亲作建昌吏,四月挽船江上矶。
端居感慨忽自寤,青天闪烁无停晖。
男儿少壮不树立,挟此穷老将安归。
吟哦图书谢庆吊,坐室寂寞生伊威。
材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希。
旼天一朝畀以祸,先子泯没予谁依。
精神流离肝肺绝,眦血被面无时曦。
母兄呱呱泣相守,三载厌食锺山薇。
属闻降诏起群彦,遂自下国趋王畿。
刻章琢句献天子,钓取薄禄欢庭闱。
身著青衫手持版,奔走卒岁官淮沂。
淮沂无山四封庳,独有庙塔尤峨巍。
时时凭高一怅望,想见江南多翠微。
归心动荡不可抑,霍若猛吹翻旌旗。
腾书漕府私自列,仁者恻隐从其祈。
暮春三月乱江水,劲橹健帆如转机。
还家上堂拜祖母,奉手出涕纵横挥。
出门信马向何许,城郭宛然相识稀。
永怀前事不自适,却指舅馆接山扉。
当时髫儿戏我侧,于今冠佩何颀颀。
况复丘攀满秋色,蜂蝶摧藏花草腓。
令人感嗟千万绪,不忍苍卒回骖騑。
留当开樽强自慰,邀子剧饮毋予违。
庶子遗踪留此地,寒岩徙倚弄飞泉。
古人不见心可见,一片清光长皎然。

公绰志不欲,滕薛非所居。黄香脱枳栖,仍集东观书。

艅艎不挹浆,鹰隼非捕鱼。狐裘匪负薪,鼎鬲宁柱车。

物生各有宜,得志皆自如。违方易故常,操末缪续初。

古贤贵相知,末俗随毁誉。怀君乏羽翰,临风一踌躇。

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是神仙。

独坐茅斋伴墨卿,心慵强欲结诗盟。含毫转怕多愁绪,触口难邀缀细评。

疏棚寒烟孤馆梦,丹枫夕照故园情。一帘秋思何从诉,细写离怀寄友生。

偶访招提境,西风落叶稀。溪声穿石走,山势逐云飞。

暇日寻初地,宗风阐道机。暂时幽赏处,暮色映禅扉。

垂纶露水骈睛泣,贯柳鳊鱼缩项来。烟火厨头汤作沫,江湖事往雪成堆。

一双皎皎瑶台鹤,欲飞不飞如有约。老去长存万里心,碧天冲破秋寥廓。

每一招之鹤自来,鹤虽不语心颜开。呼儿洗之复更洗,本来洁白无纤埃。

一鹤先飞松顶立,若与主人高下揖。世上纷纷那得知,主人亦是瑶台客。

还留一鹤临清泉,若有所思衣飘然。记向瑶台曾洗过,已经一别三千年。

醉面挟风,携杜康酒,酹刘伶台。问漂母矶头,韩侯安在,钵山池下,乔鹊曾回。孝说仲车,忠传祖逖,忠孝如今亦可哀。清河口,但潮生潮落,帆去帆来。
休獃。且饮三杯。莫枉教、东乌西兔催。更谁可百年,脱身不化,谁能五日,笑口长开。痛饮高歌,胡涂乱抹,快活斗山王秀才。今天下,曰利而已,何以平哉。
几重岭隔几重湾,路入蒙蒙烟雨间。
独立溪桥重回首,前头已是剑州山。
乱离生世晚,衰白在人前。
云水飞饥鹤,山林付乱蝉。
日今行黑道,人有隔黄泉。
晷渐秋来短,愁长亦敌年。

笑杀锦鸳鸯,浮沈浴大江。不如枝上鸟,头白也成双。

斜风疏雨,正无聊情绪,天涯寒食。烟重云娇春烂熳,却得轻寒邀勒。柳褪鹅黄,池添鸭绿,桃杏浑狼藉。乱山深处,尚留些子春色。
海燕未便归来,踏青斗草,谁与同寻觅。杜宇多情芳树里,只管声声历历。似劝行人,不如闻早,作个归消息。休教肠断,梦魂空费思忆。

谁道僧閒僧未閒,一年三度大庾关。松花飧尽饥驱去,荷叶衣单寒欲还。

挂角寺边愁落日,浈阳峡里照衰颜。秋风岂为伤行路,只为参师泉石间。

一春畚挶未曾停,弥隙修残又几经。更补山巅功一篑,异时待作小棕亭。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