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树

雨来溪树好,翡翠散明珠。若若万叶动,萧萧群响俱。

微风送馀沥,返照妒深濡。浩荡恩波足,惟怜爨下枯。

沈周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猜你喜欢

  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臣窃独过之。

  臣闻礼之大本,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子者杀无赦。刑之大本,亦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理者杀无赦。其本则合,其用则异,旌与诛莫得而并焉。诛其可旌,兹谓滥;黩刑甚矣。旌其可诛,兹谓僭;坏礼甚矣。果以是示于天下,传于后代,趋义者不知所向,违害者不知所立,以是为典可乎?盖圣人之制,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统于一而已矣。

  向使刺谳其诚伪,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何者?若元庆之父,不陷于公罪,师韫之诛,独以其私怨,奋其吏气,虐于非辜,州牧不知罪,刑官不知问,上下蒙冒,吁号不闻;而元庆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处心积虑,以冲仇人之胸,介然自克,即死无憾,是守礼而行义也。执事者宜有惭色,将谢之不暇,而又何诛焉?

  其或元庆之父,不免于罪,师韫之诛,不愆于法,是非死于吏也,是死于法也。法其可仇乎?仇天子之法,而戕奉法之吏,是悖骜而凌上也。执而诛之,所以正邦典,而又何旌焉?

  且其议曰:“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仇,其乱谁救?”是惑于礼也甚矣。礼之所谓仇者,盖其冤抑沉痛而号无告也;非谓抵罪触法,陷于大戮。而曰“彼杀之,我乃杀之”。不议曲直,暴寡胁弱而已。其非经背圣,不亦甚哉!

  《周礼》:“调人,掌司万人之仇。凡杀人而义者,令勿仇;仇之则死。有反杀者,邦国交仇之。”又安得亲亲相仇也?《春秋公羊传》曰:“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父受诛,子复仇,此推刃之道,复仇不除害。”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于礼矣。且夫不忘仇,孝也;不爱死,义也。元庆能不越于礼,服孝死义,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夫达理闻道之人,岂其以王法为敌仇者哉?议者反以为戮,黩刑坏礼,其不可以为典,明矣。

  请下臣议附于令。有断斯狱者,不宜以前议从事。谨议。

景物浩无穷,兹为一都会。之人心若鉴,万状尽相对。

乔林拥砌底,脩岭倚窗背。流云过席上,去鸟出天外。

徐徐杖屦整,蔼蔼郊原晦。来往亦何为,逍遥真乐内。

微生守贱贫,文字出肝胆。
一为清颍行,物象颇所览。
泊舟寒潭阴,野兴入秋菼。
因吟适情性,稍欲到平淡。
苦辞未圆熟,刺口剧菱芡。
方将挹溟海,器小已潋滟。
广流不拒细,愧抱独慊慊。
疲马去轩时,恋嘶刍秣减。
兹继周南篇,短桡宁及舰。
试知不自量,感涕屡挥掺。
海内厌兵革,骚骚十二年。阳华洞中人,似不知乱焉。
谁能家此地,终老可自全。草堂背岩洞,几峰轩户前。
清渠匝庭堂,出门仍灌田。半崖盘石径,高亭临极巅。
引望见何处,迤逶陇北川。杉松几万株,苍苍满前山。
岩高暧华阳,飞溜何潺潺。洞深迷远近,但觉多洄渊。
昼游兴未尽,日暮不欲眠。探烛饮洞中,醉昏漱寒泉。
始知天下心,耽爱各有偏。陶家世高逸,公忍不独然。
无或毕婚嫁,竟为俗务牵。

都门霜落雁南飞,官舍萧条独忆归。淡月疏星辞帝阙,乱云高树近亲闱。

渊明对酒心犹好,杜甫能诗趣不违。闻说邑人相候久,高堂莫恋老莱衣。

淡烟飘薄。莺花谢、清和院落。树阴翠、密叶成幄。麦秋霁景,夏云忽变奇峰、倚寥廊。波成银塘,涨新萍绿鱼跃。想端忧多暇,陈王是日,嫩苔生阁。
正铄石天高,流金昼永,楚榭光风转蕙,披襟处、波翻翠幕。以文会友,沈李浮瓜忍轻诺。别馆清闲,避炎蒸、岂须河朔。但尊前随分,雅歌艳舞,尽成欢乐。
芳屏画春草,仙杼织朝霞。
何如山水路,对面即飞花。
列仙朝罢玉看家,一色中单衬白纱。
缠得东皇呈上瑞,万年枝上早开花。

信陵当日救邯郸,毛薛诸公尽结欢。怅望夷门哀饮剑,逡巡函谷恨回鞍。

魏王不信佳公子,醇酒美人终已矣。兵法空名宾客书,合纵未雪诸侯耻。

大梁为君频驻马,燕赵萧条同泪下。荆卿一去无酒人,朱亥已没谁屠者。

狐兔纷纷古市游,灌城早已知鸿沟。侯嬴不吊吊公子,遗墓苍茫何处求。

季夏当炎熇,时雨集行潦。宛宛晴莺鸣,空埃净于扫。

子来未几日,告归一何早。爱子闽山秀,襟宇清皓皓。

诗书出桥门,瑞玉出文缫。峨峨天官属,最绩屡书考。

子家贤伯兄,勋庸四朝老。所重同气良,相见心倾倒。

连床夜听雨,方兹豁离抱。晨起复暌违,中怀增懆懆。

我亦惇同宗,交情久逾好。聚合焉可常,仳别未足道。

敬身誉所兴,崇饮匪自保。相期南山柏,苍翠拂穹昊。

老树犹能识道回,好怀长对碧天开。
青山绿水何人管,明月清风要我来。
少日曾闻黄石教,平生几掷左慈杯。
道兄惯见人间事,快抱棋枰信手推。
青山不趁江流去。数点翠收林际雨。渔屋远模糊。烟村半有无。大痴飞醉墨。秋与天争碧。净洗绮罗尘。一巢栖乱云。

云母裁成,春冰碾就,裹住葱尖。忆绿窗人静,兰汤悄试,银屏风细,绛腊轻弹。

爱染仙葩,偶挑香粉,点上些儿玳瑁斑。支颐久,有一痕钩影,斜印腮间。

摘花清露微沾。剖绣线、双虹挂月边。把霓裳悄拍,代它象板,藕丝自雪,掐个连环。

未断先愁,将修更惜,女伴灯前比并看。销魂处,向紫荆花上,故逞纤纤。

旧书稍稍出风尘,孤客逢秋感此身。秦地谬为门下客,
淮阴徒笑市中人。也闻阮籍寻常醉,见说陈平不久贫。
幸有故人茅屋在,更将心事问情亲。

危疑不决问巫咸,贞吉须过六月三。喜听鹊声鸣始旦,强缘鸟道出重岩。

病身有托虫依蓼,家计无存水透蓝。云雾不迷飞鹤路,雅音无惜寄泥缄。

麋鹿食田谷,自向田中聚。饱来山上眠,岂念耕者苦。

既出贺险尽,瞻前乃复陡。小憩对古松,支离类此叟。

策足耻言疲,恐落仆夫后。山人指爪强,折竹等蒲柳。

怜予进一茎,兹意感君厚。忽若当颠危,倚仗得奇友。

山魈不敢争,空潭戏蚴蟉。翼足渐以轻,影逐孤云走。

笑谓同行人,腾岳等培塿。

问澄清何日,驰骋中原,已著先鞭。击碎江流楫,把一腔幽愤,洒上蛮笺。

几番海客归去,依旧念家山。算跃马狂歌,钓鳌豪举,无限悲欢。

往迹重回首,但百端吟绪,一抹寒烟。橐笔投戈后,更玉田词律,细入毫颠。

咳唾便生珠玉,沧海漫道遗捐。万事付瑶琴,伊谁解悟心上弦。

生来骨相不如人,那更心空似此君。
一见好书惟恐尽,每逢佳客怕言分。
自知原宪贫非病,莫问琴张达是闻。
吟罢不知身已老,莫教万里净无云。

李白骑鲸飞上天,江南风月闲多年。纵有高亭与美酒,何人一斗诗百篇。

主人定是金龟老,未到亭中名已好。紫蟹肥时晚稻香,黄鸡啄处秋风早。

我忆金銮殿上人,醉著宫锦乌角巾。巨灵摩山洪河竭,长鲸吸海万壑贫。

如倾元气入胸腹,须臾百媚生阳春。读书不必破万卷,笔下自有鬼与神。

我曹本是狂吟客,寄语溪山莫相忆。他年须使襄阳儿,再唱铜鞮满街陌。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