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釐登高卷

洞庭雨山浮具区,金庭玉柱仙所都。翰林王君列仙儒,住隔万顷玻璃湖。

洪涛巨浪相吞屠,我欲从之老命虞。海东文侯眼孔大,视之不与坳堂殊。

眼中之人不可呼,翩然往就乔之凫。文侯文侯实尹吴,所治百里山水俱。

山灵河伯受约束,疑为后拥仍前驱。高登莫釐尽奇观,云古未始今当无。

白波青嶂坐可挹,红妆细马来敢污。两人傲睨万象表,但恐笑语天人狙。

挥毫抚景间杯酌,作文竞与山描摹。湖山洵美我未识,翻意斯文相厚诬。

缘文作画强鄙夫,正如擿埴求其途。茫茫意会复有咏,长安西笑何其迂。

有生不游山亦诮,手搔白发吁嗟乎。

沈周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猜你喜欢
三秋端正月,今夜出东溟。对日犹分势,腾天渐吐灵。
未高烝远气,半上霁孤形。赫奕当躔次,虚徐度杳冥。
长河晴散雾,列宿曙分萤。浩荡英华溢,萧疏物象泠。
池边临倒照,檐际送横经。花树参差见,皋禽断续聆。
牖光窥寂寞,砧影伴娉婷。幽坐看侵户,闲吟爱满庭。
辉斜通壁练,彩碎射沙星。清洁云间路,空凉水上亭。
净堪分顾兔,细得数飘萍。山翠相凝绿,林烟共幂青。
过隅惊桂侧,当午觉轮停。属思摛霞锦,追欢罄缥瓶。
郡楼何处望,陇笛此时听。右掖连台座,重门限禁扃。
风台观滉漾,冰砌步青荧。独有虞庠客,无由拾落蓂.
又忆西岩寺,秦原草白时。山寻樵径上,人到雪房迟。
暮磬潭泉冻,荒林野烧移。闻师新译偈,说拟对旌麾。
记言彩笔罢摛华,郡阁高闲似道家。
琴院坐听江寺磬,郡楼吟见海山霞。
春园遗母亲烧笋,夜榻留僧自煮茶。
应夭陶潜未归去,折腰奔走在泥沙。
山如浮玉一峰立,江似海门千顷开。
我欲此中成小隐,莫教山脚有船来。

乱山深处是烟霞,雨暗晴晖日夕佳。至识先生曾到此,故留戏笔在君家。

路傍人怪问,此隐者、姓陶不。甚黄菊如云,朝吟暮醉,唤不回头。纵无酒成怅望,只东篱、搔首亦风流。与客朝餐一笑,落英饱便归休。
古来尧舜有巢由。江海去悠悠。待说与佳人,种成香草,莫怨灵修。我无可无不可,意先生、出处有如丘。闻道问津人过,杀鸡为黍相留。
笙歌放散人归去,独宿红楼。月上云收,一半珠帘挂玉钩。
起来点检经由地,处处新愁,凭仗东流,将取离心过橘洲。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王维买宅先成画,申子寻山亦载图。它日真能营小筑,此山佳处着侬无。

国破家何在,穷途更莫年。
七歌同谷里,再拜杜鹃前。
胡羯长安满,骑驴短褐穿。
画图憔悴色,犹足见忧天。

夜深回步玉阑东,香烬龙煤火尚红。折得海棠无觅处,依然遗却月明中。

道场何山山最雄,弁中形胜闻吴中。七十二峰菡萏绿,四月五月杨梅红。

旟鹆出林莽,羽翮半摧残。于人两无猜,终朝自盘桓。

仰若有所语,俯若有所干。日暮相随归,彳亍绕檐端。

朝鸣随所止,夜宿随所安。本非云霄姿,不必慕高骞。

永无鹰鹯患,勿羞鸡鹜餐。

儿时曾忆此登临,细说穷途有述征。
四十九年蘧伯玉,月明人静过临平。

佛度亿万众,山是说经所。今人说猊座,亦作潮音主。

何必诸比丘,曾见五花雨。面壁无说人,家风自一祖。

盗贼仍蛮塞,山林自腐儒。眼随飞鸟倦,心共断云孤。

寒尽鱼龙起,春回草木苏。感时怀济物,无术卧江湖。

薄薄罗衣乍暖,红入酒痕潮面。絮花舞倦带娇眼。昨夜平堤水浅。
故人信断风筝线。误归燕。梦魂不怕山路远。无奈棋声隔院。

仙重三千不可图,从教千古强名模。长因塞北烟尘息,记得江南啼鹧鸪。

不知兀坐常轮转,空下禅床绕一遭。
背面却言亏一半,老婆恶业自家招。
隔年重到浯溪路,旌旆行疏鬓雪添。
幸有江山供吊屈,愧无耆旧咏来廉。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