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 / 追思柳恽汀洲之咏尚有遗妍因书一绝

杳杳烟波隔千里,白蘋香散东风起。
日落汀洲一望时,愁情不断如春水。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江面上水波渺茫,远望好似烟雾笼罩,迢递不断,如同远隔千里;一阵东风,吹来阵阵白蘋的香气。
夕阳西下,我伫立在水边凝望时,心中的绵绵愁情,就像眼前的春水,无了无休。
注释
杳(yǎo)杳:深远的样子。烟波:指烟雾苍茫的水面。
白蘋(pín):多年生浅水草本植物,开白花。
汀洲:水边的小洲。
愁情:一作“柔情”。

赏析

  寇准是北宋著名的政洽家,位至宰相,功业彪炳,性亦刚毅,却写出如此柔丽感伤之诗,便是他的同时代人也觉得难以理解,议论纷然。宋僧文黄在《湘山野录》中说:“莱公(寇准封莱国公)富贵之时所作诗,皆凄楚愁怨,尝为《江南春》云云”;南宋胡仔说:“忠愍诗思凄惋,盖富于情者。如《江南春》云……观此语意,疑若优柔无断者。至其端委庙堂,决澶渊之策,其气锐然,奋仁者之勇,全与此诗意不相类,盖人之难知也如此”(《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曾经作过寇准副职的范雍在《忠愍公诗序》中也谈到:“尝为《江南春》二绝,……人曰少贵无不足者,其摅辞绮靡可也,气焰可也,惟不当含凄尔。”其实,他们都没有说对。范雍以为只有诗人的女婿文康公(名王曙)说中了:“乃暮年迁谪流落不归之意。诗人感物,固非偶然。时以为文康公之知言也。大约公之为诗,多有此意。”诗人在澶渊之盟后不久,晚年罢相又复相,又被排挤去位。后贬死雷州。作为一个人,他心中存有芥蒂;作为一个政治家,他感到失意和抱负难以再展;而作为一个诗人,“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他对景伤情,发为诗句,原因就在于此。

  此诗一二句点明题意,并描写出了江南春日黄昏的那种迷离艳冶之美。末句转入抒情,诗人心中涌起无限愁绪,感到自己的绵绵愁情就像眼前的春水,无了无休。此诗颇具唐诗特色,情韵悠长,蕴藉空灵。

  “杳杳烟波隔千里,白蘋香散东风起。”中杳杳,指江水的深暗幽远。夕阳西下,江面上水波渺茫,远望好似烟雾笼罩;江水浩渺,迢递不断,如同远隔千里。一阵东风,吹来缕缕白苹清香。寥寥十四字,表面写无人之景,实是境中有人,“隔”、“风起”、“香散”,都是从人的感觉角度落笔的,因此第三句就将人推出镜头来。原来此时诗人正伫立在汀洲(水边平地)之上凝望着。此属倒装句法,按顺序而言,应把此句提到最前面,但如倒转过来,便属凡笔,诗意也索然了。

  美景令人陶醉,也撩人伤感,尤其是悲愁郁结的人,所以末句便转入抒情。此时,诗人面对一江春水,心中陡然涌起无限愁绪,感到自己的绵绵愁情就像眼前的春水,无了无休。“愁情不断如春水”,凭借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化抽象为具体,含蓄地倾吐出愁情的沛然莫遏,与早于他的李煜《虞美人》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和晚于他的秦观《江城子》词名句“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异曲同工。李词鲜明、生动,秦词情辞兼胜,寇准的诗则妙在首尾呼应,情景相生,另有耐人吟味之处。

创作背景

  本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寇准虽没有亲身体味过江南春景,却从柳恽“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中得到灵感和启发,于是将“江南春”这同一个题材分写为两形,创作出一诗一词,诗为此诗(一名《追思柳恽汀洲之咏尚有遗妍因书一绝》),词即为《江南春·波渺渺》。
寇准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猜你喜欢
远宦碧云外,此行佳兴牵。湖山入闾井,鸥鸟傍神仙。
斜日背乡树,春潮迎客船。江楼新咏发,应与政声传。

堑江以为池,增山以为壁。铁瓮喻其坚,金城非所敌。

前朝经丧乱,曾是轻锋镝。览古一徜徉,空听渔浦笛。

不远水云间,悠悠溯鹢还。分亭接鸡犬,举酒对河山。

残雪依荒碛,寒烟入暝湾。昔人鸾枳叹,一并在离颜。

国欲求忠臣,忠臣乃孝子。为臣若不忠,泉下颡有泚。

居士丘园英,参禅得佛髓。家有两男儿,孝秀冠闾里。

大儿守名教,小儿饱书史。颀然诸子孙,眉目皆可喜。

人言居士亡,居士实不死。

衰老贪春,春又老、尊罍交溢。凝目处、清漪拍岸,四山堆碧。白也论文情最厚,维摩示病心难觅。到盘洲、车骑太匆匆,觞浮一。
春再见,官期毕。归路近,长安日。奉清时明诏,迭回更出。上殿风霜生颊齿,元龟献替图无逸。记而今、杖策过溪桥,留行迹。

腐儒才术本庸庸,祖业安能效太公。老去退休营小隐,闲来时幸濯清风。

相从坦率形骸外,投分交游意气中。衰谢何堪抚鸣剑,梦魂犹拟灭羌戎。

百夫正欢助鸣橹,舟中对面不得语。须臾人散寂无哗,惟闻百丈转两车。

呕呕哑哑车转急,舟人已在沙际立。雾敛芦村落照红,雨馀渔舍炊烟湿。

故乡回首已千山,上峡初经第一滩。少年亦慕宦游乐,投老方知行路难。

山童泽涸欲金流,小雨廉纤陡变秋。河朔饮徒方快意,鲈鱼归兴不如休。

歌姝况有飞琼侣,结客当为掷果游。一曲阳关肠断尽,未应闻此不迟留。

口碑载道是还非,谁识蹉跎心事违!既熟熊蹯宁复待,纵生马角竟安归。

纶巾原当苏卿节,葛帔犹然晋代衣。得与墨胎相把臂,九原应不恨知希!

昔者有化人,来集周王庭。咫尺逝万里,顷刻超百龄。

五音荡心神,耳乱不可听。众采眩其目,不分丹与青。

飘鹞惑真伪,恍忽迷窈冥。驰思八极表,讵知日与星。

未尝出户牖,自疑涉天廷。左右莫觉悟,兀然殆遗形。

祈招作悲歌,圣贤用为经。

一涧呀然截乱峰,更于何处问途穷。
高深出井又入井,曲直上弓还下弓。
绝底乍临浑偪仄,危颠才彻似飞冲。
我来行县须经此,正在炎炎三伏中。

相门叨下客,帅幕得佳宾。玉树连阶砌,芙蕖泛水滨。

通家仍有契,论世岂无人。埋玉空遗恨,潸然泪满襟。

扁舟一叶似仙槎,来往清津要浦涯。潮漾木兰过绝岛,江吞红日映残霞。

青山两岸人临水,绿树孤村客到家。向夜白蘋洲渚静,短篷和月宿芦花。

自笑生来,骨相无奇,壬三甲三。觉紫宸班里,都忘故步,维摩室内,添个新参。壮也不如,老之将至,今日将军战岂堪。江湖客,况诗肥贾岛,笔瘦王昙。
纷纷纡紫拖蓝。送水北山人又水南。喜支离得佚,散材可寿,一丘自足,万象中涵。脍炙功名,膏肓富贵,举世黄粱梦正酣。知谁健,且茹芝商岭,饮菊胡潭。

临潭仍是汉家城,积石相望十驿程。西略河源东并海,此身何地不经行。

茱萸绽紫粟,白云封不开。似待陶元亮,共把菊花杯。

君游卑湿地,寒暑慎衣裳。今日聊同醉,明朝即异乡。

马行函谷月,舟度洞庭霜。万里离群恨,应从别后长。

濑寒隐鱼鳖,庙古动龙蛇。

一疏为高堂,非缘松菊荒。白云穷望眼,秋色照归装。

暂束新袍笏,仍娱旧綵裳。金门非忍别,事主日犹长。

玉钩栏下寒泉水,金辘轳边影照人。
此水今为九泉路,数枝花照数堆尘。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