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蘋蘩蕰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蘩》、《采蘋》,《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
楼台灯火水西东,箫鼓星桥渡碧空。何处忽谈尘世外,百年惟此月明中。
客途孤寂浑常事,远地相求见古风。别后新诗如不惜,衡南今亦有飞鸿。
湖山引兴尚能长,小贷诗愁放酒狂。蝴蝶应怜落春后,无聊时近绿樽傍。
池净秋气寒,黄花日朝露。卷幔待情人,幽香满林路。
百年相见迟,一笑同臭味。空持岁寒心,莫报佳实馈。
去年贻素琴,壁悬写空意。但味老苏诗,知音弹可废。
林珍虽细物,发兴见深致。及时谢芸芸,孤往极所恣。
聊破重深阻,芳香表同嗜。区区缩地心,中有违天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