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观诸佛子,皆以妄自冥。不知有无想,一切俱是妄。
认有以为实,夫岂识无有。如人具诸欲,耳目与鼻舌。
百体俱动作,动作皆有相。耳欲以听声,有耳言可闻。
弦匏与笙箫,皆具诸宫羽。虽然始一奏,有耳悉皆闻。
众生于是时,知声不知耳。众音始一阕,寂静无有声。
倾耳而听之,无一可闻者。众生于是时,知耳不知声。
至于目视色,亦复如耳根。知色为有形,乃以色为有。
宁知本无色,何况于目睫。乃至鼻闻臭,口舌所啖食。
百体诸毛发,意有所为者。行步与坐卧,喘息及呼吸。
方其有为时,无一不为有。诸为悉皆空,了无有一存。
心惟昨所为,恍惚如梦事。我昔礼菩萨,是为真见者。
譬如闻众声,认声为有响。比其不及礼,菩萨那得见。
譬如众声灭,初不闻馀音。始缘以妄情,乃复有见否。
亦如今所梦,见否理不殊。大士笑不言,吾亦无所说。
有如舍利佛,默默对天女。稽首作偈言,犹以言为痛。
云何两无言,而入不二门。我与诸佛子,究竟得成道。
天长地阔总伤秋,闽峤寒云路更悠。戴汉节旄空自脱,沼吴薪胆向谁谋!
百年形胜留天堑,一望风烟达帝沟。堪笑鱼龙还寂寂,祗应陵树锁江流。
王维买宅先成画,申子寻山亦载图。它日真能营小筑,此山佳处着侬无。
闲庭如昼,修竹长廊依旧。对影黯无言,欲道别来清瘦。
春骤,春骤,风底落红僝僽。
二百年来无此作,宰相亦知公能诗。何不荐公立廊庙,粗官垂老犹苦饥。
平生知己一永叔,谓公诗为《雅》《颂》遗。何不荐公使秉笔,为公作叙徒歔欷。
或疑造物有成例,以韩匹欧郊况梅。郊也苦寒已如此,公欲无穷安得辞。
当日公卿不知惜,即今宛水犹相思。景梅一亭万夫望,恨不起公歌《竹枝》。
堕脱知何处,凭君子细看。潮来无别浦,木落见他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