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雨溢山薮,竹萌密无地。土人饕顿顿,肠胃当厌饫。
吾苏少其祖,数竿破俗艺。有茁重儿孙,岂敢屑盘箸。
知味聊耳耳,仅免煮箦茹。爱我爱日翁,脯腊富裹寄。
蒸爚得火候,法熟野衲治。新鲜色莫黯,纂纂玉缕脆。
烘日不过熯,著盐未多渍。尝之清可珍,吃棒元脩避。
余生本骨立,滋瘦忘所忌。客佳稍出供,荐茗聊三四。
还笑湖州馋,不管伤幼稚。闻君苦痰疾,日食不妨嗜。
医氏曾有说,性可消膈滞。能分固知羡,推食感念至。
客愁偏向九秋多,况复登楼望浊河。相去弘农才咫尺,苦无一苇暂从过。
冬青枝,忆昔南渡升平时。瑶阶左右两行植,信是阆苑仙宫移。
亭亭碧玉作柯干,雨雾风晴总宜玩。朝退旌旗拂叶低,细蕊轻飘雪零乱。
岂知事变大可哀,湖山歌舞尽荒苔。王气冰销兵气盛,玄扃不固六陵开。
六陵隧中龙凤骼,义士夜深偷拾得。亲制衾裯裹碎琼,恭题谥号挥浓墨。
捧向幽闲僻静冈,愁云惨淡月微茫。神灵翕歘潜呵护,竁穴深沉谨瘗藏。
复恐后人迷此处,识以常朝殿前树。翠盖阴笼土一抔,万年枝在人亡遽。
屈指于今二百秋,盛衰暗逐水东流。皇朝既监元朝失,青史曾如野史收。
空馀孤塔钱塘浒,白发遗民忍瞻睹。天上威神固俨然,人间俯仰徒凄楚。
弗独欷歔叹宋亡,沧桑递阅俱堪伤。阿瞒奸计为疑冢,身死还将智力防。
浮世宁云盖棺定,十二重瞳犹未瞑。大招酹酒续悲歌,唐公洒泪应来听。
门辟铜龙侍从初,春风辽海引簪裾。云霄日近融残雪,圭币坛高切太虚。
诸部常怀行在地,词臣正校职方书。当年大略犹堪问,愿上雄图贮石渠。
铜章扶寸纽压龙,朱文苍劲气浑融。阳明先生苍作者,新建儋爵膺褒封。
当年手握霹雳符,千军挥却心从容。宁藩就擒事不易,上捷竟上中官功。
南赣抚臣印斗大,一笑掷去还山中。头衔竟署山人字,至今心迹留枯铜。
谛观砻治不草草,拨蜡为范加镵攻。高阳许初篆其字,旁列款识书尤工。
世间荣辱那有据,盛衰一往如飘风。侯伯大封赐铁券,瞥眼春雪同销镕。
区区余物仅存此,土花绣蚀斑青红。忠魂道气所凭托,埋没不下腾长虹。
鬼神呵护三百载,流传又遇司农公。我公作人有风味,嗜好殊俗为儒宗。
银黄入手不介意,宝此独若圭球{圭龙}。摩挲岂惟悦清燕,拂拭正尔增虔恭。
心光万苍一顷刻,良知寒暖验自躬。世人但识宋五子,拾宋糟粕讲异同。
宋儒堂奥初未见,叩槃扪籥随群蒙。神徂圣伏儒者贱,宋五子恨无终穷。
兼三不朽破空出,天遣与世为晨钟。阳明不出道堕地,坐令学究成冬烘。
阳明既出道在世,如晓日挂榑桑东。山人还山若无有,始觉儒者真英雄。
知公必有心印在,鸿蒙一气中流通。直寻仙佛本来意,以证濂洛希微衷。
宿鸟定烟林,幽人还独往。云昏潭影见,潮静秋空响。
芳酒引荷筒,高歌击兰桨。不知凉露重,第爱香飙爽。
渔庄认火归,苔磴缘云上。万象方沈冥,孤怀倍虚朗。
神清无凡梦,地寂多远想。何处识元音,风林入心赏。
长安城东鬻废箭,故老欷嘘万人看。金镞敲残鼓铸锋,鸦翎落尽丹黄变。
弃掷风尘未尝试,老杆分明宣德字。珍惜曾教武库藏,标题尚识良工制。
高皇昔日戎衣著,剑扫妖氛定雄略。已见蒲稍入大宛,更闻蒟酱开邛笮。
茫茫九服初通贡,竹箭东南待弦控。包茅常例豫章来,司空檄取官胥送。
贻谋孙子但垂衣,夜夜黄星护紫微。三殿日高香不散,上林花暖燕群飞。
夕烽并罢平安火,服御深宫无一可。青磁烧出碧鸡成,熏炉制就黄金裹。
内家擎献龙颜动,流落人间至今重。金马铜驼倏已非,石砮楛矢成何用?
只今新制逾工巧,故物休言旧时好。猛将难调神臂弓,仙人且代麻姑爪。
君不见银泉山下草萧萧,狐兔秋原正寂寥。仰天大笑羽毛落,一箭穿云看射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