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入蜀留别同志

蜀道歌来谁共悲,明朝还是拂征衣。剑门积雪人行少,栈石连云鸟度稀。

白帝陵边春树尽,锦官城下夕阳微。旧游谩有相思梦,万水千峰几日归。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三峡传何处,双崖壮此门。入天犹石色,穿水忽云根。
猱玃须髯古,蛟龙窟宅尊。羲和冬驭近,愁畏日车翻。
一去禅关忽五春,异乡惊见眼终清。
问师参学今何解,云在青天水在瓶。
暂凭春酒换愁颜,今日应须醉始还。
池上有门君莫掩,从教野客见青山。

行年八十病馀身,梅坞留连率见真。花到诗家方吐气,酒无菜饤不成春。

世情风雨妨归路,古道山林有主人。珍重此时相得处,弟兄门外是浮尘。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银烛秋堂独听心,隔帘谁报雨沉沉。
明朝不许沿溪赏,已没溪桥一尺深。
红苞绿叶共低昂,满眼寒波映碧光。
应是西风拘管得,是人须与一襟香。
愁多怯长夜,况乃众病归。
何待六十年,老矣当知非。

南山多白云,澶漫塞崖谷。中有庞良叟,寂寞卧林屋。

前门树高松,后户植幽竹。孤风相缠绕,波涛惊荡沃。

梵文五千卷,诵说尽精熟。时时发清唱,铿锵击金玉。

伊余走海内,一见辄叹服。愿言从之游,淡泊心自足。

忆昔相逢春莫天,道傍杨柳尽飞绵。池鱼出水将三尺,竹笋成林又一年。

高士已成招隐水,行人未办买山钱。野堂灯火清秋夜,何日联床听雨眠。

薪蒸因地利,种萟遍山阿。村坞氓居朴,溪桥客径颇。

通宵阴雾重,盛夏北风多。僻境轮蹄绝,桃源未是过。

冠盖倾城拥使车,柳深花暗重踌躇。旌摇日月明淮水,帐卷风云接楚墟。

春馔正宜供竹笋,秋羹何用叹鲈鱼。乐羊不废中山绩,漫有文侯满惬书。

文彩机云后。六十年、通家孔李,交情依旧。玉貌亭亭人宛在,茗碗炉香消受。

是名手、丹青绘就。一笑临风轻富贵,俨萧疏、陶令门前柳。

案头牍,尊中酒。

于公治狱传人口。早判将、申韩凉薄,龚黄仁厚。点染烟霞供啸傲,万斛扫除尘塘。

云中水、洞天别有。独我荒庄惭弱植,阅沧桑感触兴亡又。

昔音稚,今衰叟。

秋雨盥众绿,草木浮清光。空明见湖面,平堤白泱泱。

渔湾一舠出,落叶摇潇湘。晚烟起村舍,流水穿僧廊。

炎节有代谢,物态岂能常。元蝉声忽幽,一丝写清商。

华鲸数催暝,松杪收颓阳。冥搜亭上立,风洒薜衣凉。

八宝盘龙玉色明,未央排仗庆熙成。
敛时福瑞为天赦,五岳齐呼万岁声。
妆罢幽闺坐,门前叫卖花。
春光用钱买,那得到贫家。
西风黄叶病沉沉,尚忆衔杯不废吟。
我渐老来如烛影,君凭官去肯灰心。
时尝药碗知寒苦,月醉篮舆爱夜深。
别后同游常入梦,蒋家幽径许谁寻。

渡头风雨暗芙蓉,津吏停桡会此逢。历历云帆冲雁鹜,沈沈沙馆溷鱼龙。

运移典午人皆散,日落春申树几重。极目故乡东海上,只今江汉自朝宗。

山阴盛事今寥落,千古风流属晋阳。况有林泉当列坐,不须弦管送流觞。

醉挥金椀青春客,自濯尘缨白发郎。一笑相看能几许,却怜马首路岐长。

天之历数归睿唐,顾惟菲德钦昊苍。
撰吉日兮表殷荐,冀神鉴兮降闓阳。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