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思节工于诗而又学射次韵答之

衣钵寂寥吾且老,文章锻炼子能工。一源已谓出天稷,六义还须继国风。

深穷别趣元关理,力造奇言不露锋。便是诗家射雕手,何须射艺又兼通。

唐顺之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你喜欢
好在湘江水,今朝又上来。
不知从此去,更遣几年回。

瀑水泻灵窦,铿锵韶濩音。树深猿啸月,山迥鸟归林。

一曲广陵散,再歌梁甫吟。天边有鸿雁,莫寄此时心。

春空一鸟落云干,只遣客心酸。芍药牡丹时候,午窗轻暖轻寒。
流光冉冉,清尊易倒,青镜难看。谩道华堂深院,谁怜凤只鹓单。
燕子归来,梅花又落。缃桃雨后燕支薄。眼前先自许多愁,斜阳更在春池阁。
梦里新欢,年时旧约。日长院静空帘幕。几回猛待不思量,抬头又是思量著。
一见堂名忆豫州,岂知身在楚江头。
主人久享园中乐,晚岁宜先天下忧。
小艇冲风过惠山,石螭引脰伫漪涟。
白头未了红尘债,再酌人间第二泉。

香篆。香篆。碧缕青烟不断。鸳鸯被底寒生。云母窗前月明。明月。

明月。千里音尘愁隔。

扳枝已见绿催新,敛萼犹疑粉未匀。子夜霜鸡惊晓起,逢迎不早怕花瞋。

山中多桂树,亭亭傍幽岩。
微风发秋香,十里穿松杉。
谁歌招隐词,吾生付长鑱。

晨起同出猎,跳梁相叫嘷。岁久识主情,指顾能周遭。

山石穿我蹄,荆棘罥我毛。为主逐肥鲜,不辞奔走劳。

穷深抉幽险,狂狡焉得逃。咂血不顾馀,一饱随所遭。

主人获隽归,意气方盛豪。累然妥其尾,偃卧墙东蒿。

如彼抟沙,易涣以散。今者具在,式燕以衎。穫菽采萧,逢此岁晏。

平明登抱山,树静栖羽寂。长跪酹佳城,往事思历历。

我父卒丙戌,葬日雨淅沥。前母乃同穴,负土坚四壁。

其地湿且卑,我心常戚戚。丁酉惊盗发,白日飞霹雳。

恨无汾阳兵,志此徒悲激。罪人幸而得,沈痛那可涤。

我母复见背,牛眠此中觅。风雨感崩防,迁徙同辟狄。

伤哉乙巳春,万古漆镫阒。东西南北身,展转捧毛檄。

二年出守绥,三载书考绩。推恩及九泉,褒赠膺殊锡。

君恩日以深,亲面何由觌。况当八表昏,满眼愁锋镝。

华屋与山丘,险过矛头淅。生儿亦何用,往训空启迪。

春秋缺瞻拜,祸变同疏逖。默数生平罪,擢发岂足析。

仰观松楸寒,雨泪纷纷滴。

桃花马首桃花放,小雨初收。草绿山邮。春色年年独自愁。

东风一带河桥柳,柳外朱楼。不上帘钩。定有愁人楼上头。

袅袅鸣仙佩,盈盈出洞房。盘云高髻子,叠雪绣罗裳。

倚柱调鹦鹉,吹箫引凤凰。烟花春日暮,沉醉紫霞觞。

调剂阴晴作好年,麦寒豆暖两周旋。枇杷黄后杨梅紫,正是农家小满天。

金鹅秋色净尘氛,每忆登临赋夕曛。一径曲通琼岛上,两峰高并翠屏分。

禅宫远近皆红叶,鸟路苍茫半白云。许我结茅曾有约,山灵不必重移文。

江关萧瑟意何如,风雨招邀慰索居。自昔酒人多意气,论交名士半樵渔。

洞庭落木清霜候,吴苑疏砧白露初。后夜河桥吟望远,含情好为问双鱼。

大家在里许,南山焦尾虎。
牙爪利如锋,日轮正当午。

剪韭虚春夕,新添玉板禅。花颜舒十赉,柳眼倦三眠。

墨气浓生岫,帘纹縠映泉。一评风物异,偏媚绿尊前。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然(但)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