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观诸佛子,皆以妄自冥。不知有无想,一切俱是妄。
认有以为实,夫岂识无有。如人具诸欲,耳目与鼻舌。
百体俱动作,动作皆有相。耳欲以听声,有耳言可闻。
弦匏与笙箫,皆具诸宫羽。虽然始一奏,有耳悉皆闻。
众生于是时,知声不知耳。众音始一阕,寂静无有声。
倾耳而听之,无一可闻者。众生于是时,知耳不知声。
至于目视色,亦复如耳根。知色为有形,乃以色为有。
宁知本无色,何况于目睫。乃至鼻闻臭,口舌所啖食。
百体诸毛发,意有所为者。行步与坐卧,喘息及呼吸。
方其有为时,无一不为有。诸为悉皆空,了无有一存。
心惟昨所为,恍惚如梦事。我昔礼菩萨,是为真见者。
譬如闻众声,认声为有响。比其不及礼,菩萨那得见。
譬如众声灭,初不闻馀音。始缘以妄情,乃复有见否。
亦如今所梦,见否理不殊。大士笑不言,吾亦无所说。
有如舍利佛,默默对天女。稽首作偈言,犹以言为痛。
云何两无言,而入不二门。我与诸佛子,究竟得成道。
乌鹊翻飞月满城,可堪漂泊旅魂惊。三秋共赋嗟吾老,四海论心见友生。
天转明河分夜色,风摧落木乱寒声。醉来击筑高台上,燕赵悲歌自古情。
黛眉颦翠,玉指弦冰,少年心事愁忆。感遇悲秋,借四柱、流泉幽抑。
酒晕难留,梦痕无据,可怜今昔。看登场掩袂,匆匆心伤,伤心处、谁知得。
风尘我亦天涯,叹韶华易换,素鬓催织。信美婵娟,空点染、楚词颜色。
但秋水、江湖照影,芳草年年寄兰泽。九派浔阳,泪珠多少,到今朝犹滴。
昔我北趍召,倾盖过济宁。一晤语契意,知君自阳明。
兹晨扣我户,告我当南行。圣明重孝理,俞允侍亲庭。
家君夙谢事,冉冉八十龄。归当寿筵开,举酒招长庚。
骑鹤众仙人,飘飘吹云笙。先生正加爵,怡然陶性灵。
一养换三公,讵足为亲荣。予闻重叹息,世人失其情。
孩提有良知,人爵灭天经。孝哉张氏子,显亲在扬名。
敬为作此诗,于以侑寿觥。
迥无江左管夷吾,谁复能称晋宋书。运本关天聊尔耳,力能盖世复奚欤。
百年草草云龙地,四海悠悠法象庐。曾向钟山酹芳草,至今心死及菑畬。
忧民太守致精祈,爱物天公意不违。要及岁元彰瑞应,故先春至作花飞。
梅藏疏蕊馀芬馥,山压群峰失翠微。疫疠已消麰麦润,更随晴色探芳菲。
湘罗碧绕二妃祠,双冢峨峨傍水湄。姻旧平生情不浅,何时为草丽牲碑。
卓卓凌云势迫空,孤高不与众峰同。尖挥风雨魅星外,顶入东南斗柄中。
近视高牙开大纛,远瞻臣阙倚崆峒。一枝千古斯文笔,留写封章献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