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闽清林中叔梅林耕隐卷

结宇隐空翠,耦耕梅花林。群岭寄孤鸟,众溪澄一心。

春至觇泉脉,遥遥西顶岑。夤缘溪云上,杳霭穷源深。

潭雨飒已至,虹蜺生我襟。翩翩洪厓子,采药青萝阴。

手持若木杖,笑拂丘中琴。以言得仙道,岂必服黄金。

言既忽飞去,诸峰龙夜吟。榛篁閟秋影,石洞闻幽音。

翘首望不及,苍然何处寻。还归理吾稼,宁用竞华簪。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南阳郭门外,桑下麦青青。行子去未已,春鸠鸣不停。
秦商邈既远,湖海浩将经。孰忍生以戚,吾其寄馀龄。
惨惨霜林冬欲尽。又是溪梅寒弄影。矮窗曲屋夜烧香,人已静。灯垂炉。
点滴芭蕉和雨听。约个归期犹未定。一夜梦魂终不稳。知他勾得许多情,真个闷。无人问。说与画楼应不信。
暖风吹雪。洗尽碧阶今夜月。试觅云英。更就蓝桥借月明。
从教不借。自有使君家不夜。谁道由天。光景随人特地妍。
岐路三秋别,江津万里长。烟霞驻征盖,弦奏促飞觞。
阶树含斜日,池风泛早凉。赠言未终竟,流涕忽沾裳。

门外水粼粼。春色三分已二分。旧雨不来同听雨,黄昏。

剪烛西窗少个人。

小病自温存。薄暮飞将一朵云。若问湖山消领未,琴樽。

不上兰舟只待君。

息庵阿所好,赋诗必龙州。龙州我方壮,短后经三秋。

边民幸安枕,将士和无尤。兴学乃吾罪,肇乱终难收。

弹指二十年,沧海方横流。所学作何用,徒为知己羞。

苍鹰怀风云,六月不忘习。寒蛟待雷雨,深水聊自蛰。

多君起江湖,力学如不及。择师视洙泗,履奥窥所立。

翰飞自兹远,变化谁能絷。孤剑屡感激,四方慎翔集。

公子诚爱客,相门许长揖。结辔因北游,挥手谢朋执。

藏书就史氏,观国荣天邑。藉甚诸公间,青紫亦可拾。

宁复悲归来,眷眷儿女泣。

乱树高亭驻落晖,鹍弦慢拨羽觞飞。古今多少风骚客,谁向花前不醉归。

茂林修竹旧相传,千古残碑野草湮。碧水曾闻王谢语,青山不异永和年。

叶飞锡杖曾前路,樵指流觞涧底泉。回首云门孤月上,清光遥送鉴湖船。

湘帘半卷梦初醒,閒听争巢燕子鸣。人静绿窗春昼永,落花如雨点棋枰。

万籁无声天地空,帘钩摇荡画阑风。楼台十二明如雪,知是银河月正中。

只怪钧天梦未通,帝星遥夜烛冥蒙。金舆罢幸三芝馆,玉几深凭五柞宫。

遗诏普天俱朔雪,望灵何地不悲风。鼎湖自有云龙会,虚使千官泣堕弓。

污渎横鳣鲸,蝼蚊得而制。
所据非所容,悲欢生贾谊。
吾疑洛阳叟,所见未超诣。
卷之不能伸,无乃为形累。
朅来姚江滨,稽首龙山寺。
泓澄尺余水,龙乃于此憩。
饮之还可小,泥蟠纵兀肆。
乘时大其用,云行复雨施。
出无而入有,莫得窥其际。
兹龙之为龙,所以超万类。
彼哉横江鲸,舟楫诧吞噬。
莫知屈伸理,已大不可细。
沧溟有时竭,鬐鬣何足恃。
惟龙神以天,不足以迹泥。
洪涛再翻播,勺水或游戏。
江河固所便,岩穴亦可寄。
深潜若终隐,奋迅倏已逝。
小大无定名,变化莫拟议。
吾闻黄面老,法门传不二。
细能入无间,大可周天地。
芥子纳须弥,妙语言下契。
蛰龙徘徊久,其亦悟此意。

明日届商序,惄焉凄在怀。微风动高叶,残雨堕空阶。

往事不堪问,孤情孰与偕。吾宗念之子,高咏坐秋斋。

天南南尽欲何之,有此天昏地暗时。精卫力微徒切念,杜鹃声苦剩馀悲。

腥氛叵测瀰寰宇,块肉堪怜送海涯。行访适逢山雨过,泪珠犹缀野花枝。

空江远与天接,月影荡若金虬。一叶波凌万顷,平生无此中秋。

星珠错落飞破镜,玉斧应须及时整。
虽然光细轮未安,犹得山河半边影。
几人矫首望婵娟,三五二八清光圆。
光被四表千万年,不独长挂西南天。
寂灭真功元无体,无功妙旨太深深。
同中有异粗中细,异中有同念里心。

素艳酣春,香魂醉露,宝阑低亚琼钿。朦胧凉魄,纤影傍秋千。

一枕海棠浓睡,幽梦妥、蘸雨涵烟。谁相伴,有绿毛幺凤,曾对春眠。

虾须帘角畔,盈盈粉魇,新泪初乾。看晕红、褪粉似怯春寒,零乱梨云乍醒,惊回后、谁向谁圆。

销凝处,晓钟楼阁,残月又啼鹃。

马安称巧仕,潘生嗟宦拙。万物各枯菀,造化何区别。

达士贱权奇,名花厌高格。蟋蟀知风寒,鸿雁知霜冽。

泛泛水中凫,稻粱谋亦得。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