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陈思孟家藏古画二幅 其一

胜寄结幽梦,远林适孤寻。澹然花源里,杳蔼云木深。

胸次不碍物,但闻丘中琴。唯应弃瓢者,永言谐夙心。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香尘未歇暝烟收,城满笙歌事胜游。
自是离人睡长早,千家帘卷月当楼。
湿云待向三更吐。更是沈沈雨。眼前儿女意堪怜。不说明朝后日、说明年今年十七望。
当年知道晴三鼓。便似佳期误。笑他拜月不曾圆。只是今朝北望、也凄然。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尽放我 一作:须放我)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几度云间望鹤飞,相逢犹喜及秋期。明朝采药青原洞,好掬寒泉供祖师。

日暮西风江上台,森森古木使人哀。楚云一夜真堪赋,鲁国何年入望来。

千载推贤一伯仲,百年想象见婴孩。孤然欲下门庭雪,知是先生爱不才。

回车驾言迈,路远飞尘沙。秋云乱黄叶,暝树啼昏鸦。

颇感万里心,纵横羁天涯。猗欤靖节翁,三径自成家。

至今霜下杰,千载尊黄花。

维舟古祠下,野饭就鱼羹。
坐听篙人说,行逢牵路平。
居民难问姓,溪鸭自呼名。
天目无由到,沿洄更几程。

青青陵上柏,翘翘思远客。远客在何方,长城道路长。

路长时复久,门外春杨柳。杨柳正依依,君行胡不归。

食薤自知辛,食檗自知苦。苦辛在人心,当复谁为语。

有鸟云中来,嗷嗷过我庭。愿附一札书,达我沈忧情。

鸟辞天路远,哀鸣去不返。去去莫复陈,亲疏自有因。

楼外风江集米船,楼中光景月流天。空洲此际无鸣雁,犹比山深少夜眠。

十日淮沂上,今朝渡济河。龟蒙秋烧阔,凫峄夕阳多。

古寺云笼塔,长亭柳映波。鲁邦无孔子,何处听弦歌。

兴来浩饮渊明酒,醉后豪吟太白诗。独坐独行芳草地,半晴半雨落花时。

中国衣冠尽,孤臣蹈海边。
秦思鲁连操,汉忆翌生才。
天远文星隐,江平尽鷁摧。
人寻芳草去,雁到故乡来。
山色摧行櫂,波声送客杯。
身还苏武节,梦泣李陵墓。
水落蛟龙缩,城空鼓角人衰。
苍梧浩荡,黄屋浪崔嵬。
夜雨江蓠湿,春负杜若开。
只令少微动,慎莫应三台。

贫贱百无取,乃知欢我真。名场谁健者,交谊见斯人。

祗可菊相对,莫辞酒数巡。莛莼休更卜,蕉萃楚灵均。

望望玉台秋可怜,登高心事转悽然。黄花牢落东篱晚,细雨霏微九日天。

杳杳秋空遥度雁,依依海树半浮烟。胜游回首今如梦,坐对山灵忆往年。

卷烟阁西官道长,一水东注襟沧浪。
山连踞虎岩如屋,栈接飞鸾石作梁。
田野四时歌乐土,关何千里隔蛮乡。
我来九载叨民牧,亿万斯年说太康。

慰客车多似水流,左迁君自百无忧。同官何意遭阎奉,直疏曾闻继道州。

若访石牛犹早计,且歌金马亦良谋。书衔从此称光禄,谢鲍诗声让一头。

黄昏愁听雨萧萧,挑尽残灯夜寂寥。
彩线罢拈肠欲断,薰笼香冷火应消。

舟人知风雨,泊舟偏岩子。日脚漏微红,电光闪黯紫。

茅屋两三家,大风撼不已。山川杳霭中,云树模糊里。

行人擎破伞,唤渡候江汜。渔父棹船来,披蓑卖鳊鲤。

米颠坐泼墨,一幅好山水。

荷边清露袭人衣,
风里明蟾浴晓池。
凉影润香吟不得,
手扳堤柳立多时。
相逢未得三回笑,风送离情入剪刀。客路最能销日月,
梦魂空自畏波涛。独眠秋夜琴声急,未拜军城剑色高。
去去缘多山与海,鹤身宁肯为飞劳。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