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瓘(1057-1124年),字莹中,号了斋,沙县城西劝忠坊人。宋元丰二年(1079年)探花,授官湖州掌书记。 历任礼部贡院检点官、越州、温州通判、左司谏等职。 陈瓘为人谦和,不争财物,闲居矜庄自持,不苟言谈,通《易经陈瓘于书法,造诣亦颇深。真迹传世唯《仲冬严寒帖》。李纲曰:“了翁书法,不循古人格辙,自有一种风味。观其书,可以知气节之劲也。”邓肃曰:“开卷凛然,铜筋铁骨,洗空千古,侧眉之态,盖鲁公之后一人而已。”明陶宗仪曰:“精劲萧散,有《兰亭》典型”。由是观之,其书法出神入化,可谓高妙矣。
长安有狭斜,狭斜难方轨。道逢两青衣,问君住何里。
我家铜驼陌,高阁通朱邸。长子爵通侯,次子联端揆。
小子事游侠,倜傥卑豪贵。三子俱入门,轩车罗甲第。
三子俱升堂,光彩动阶陛。大妇理珍裘,中妇曳云帔。
小妇弄笙簧,明妆拥歌妓。丈人幸留连,雅舞扬清吹。
深情似海,问相逢初度,是何年纪。依约而今还记取,不是前生夙世。
放学花前,题诗石上,春水园亭里。逢君一笑,人间无此欢喜。
无奈苍狗看云,红羊数劫,惘惘休提起。客气渐多真气少,汩没心灵何已。
千古声名,百年担负,事事违初意。心头阁住,儿时那种情味。
杂树接行云,䢅朝吐清气。遥望西峰顶,已上丹霞蔚。
远山状一同,近岭形千汇。㵎雾忽成阴,岩萝密如衣。
泠风发空响,幽怆多髣髴。渐出深谷口,始纵秋泉沸。
湘帆转昭旷,途夷画经纬。遄往凑舟车,趋来孰泾渭。
物象倏以迁,亭午待犹未。缅忆独居情,将母徇俗畏。
何人始变山阴池,岩岩鲁郡初哉基。再变即为元和脚,石版照耀光四夷。
我来西京游太学,端甫塔石名空垂。此外尚有仅存者,魏公苻公崔太师。
俗工磨洗日以远,如形附影神先离。明伦堂外秋霪霁,几家垣壁相倾欹。
有光熊熊自东起,衡门之右墙之厜。刮苔剔藓渐见字,东川节度尚书碑。
晋阳文字河东楷,健笔一扫何淋漓。万年县郭开元土,几经转徙依人篱。
童也敲火牛砺角,猪以为圈鸡同埘。急走京兆长揖告,岂哀其穷运转之。
东风吹春泮水湄,墨香潋滟韶光迟。是日释菜习礼竟,导我碑林观所移。
乐毅岂复置屏脚,兰亭毕竟归漕司。摩挲拂拭慎模拓,墨卿楮客纷吁嘻。
雨洗斜阳照愈炯,寒霜太白芒尤奇。取以吾家旧本较,神采锋颖争毫丝。
想当砻石下笔时,心正笔正凝神思。紫丝一靸孰寄远,赤箭五两能扶衰。
昔也何晦今何显,遥遥千载风镫驰。说置左右举版筑,奚当富贵歌扊扅。
四座有客争好事,随喜赞叹无浮词。佥曰太守力所及,请为退老开涕洟。
幼安之石旧有例,三日不去吾非痴。吁嗟从此辙则满,空斋万手喧毡锤。
甘泉先竭木先伐,人物互盗非吾欺。鸿飞已冥弋何篡,鸡其自惮为人牺。
敬语太守三叹息,德我罪我乌乎知。但取万本足秘笈,归来虹气夜夜冲门楣。
沿溪傍水便开山,我亦闻之拟往还。一日无僧浑不可,十年作客几能閒。
书成短偈堪留寺,说到真虚欲点顽。正有许多为政处,仅将心思付禅关。
燕台风日好,少小共婵娟。綦组初争侍,帘帏每互眠。
安花矜学步,约翠喜齐肩。柳爱依人亸,桃看隔院妍。
不知春事去,惟觉鬓华鲜。乍返长河棹,同歌入越篇。
湖山欣把袂,月露各传笺。酒为藏钩覆,茶因赌钏煎。
临风调玉琯,倚竹整湘弦。坐羡连枝树,行侔并蒂莲。
学诗尊李杜,点笔动云烟。秋水芙蓉港,春风玳瑁筵。
玫瑰团作饼,栀子刻为钿。窄袖鹦偕玩,低鬟蕙并搴。
清宵无尔我,密意总缠绵。岁月不相待,分飞各一天。
明珠徒有赠,宝镜惜空圆。已判差池影,真成断续缘。
馀欢留客袂,新恨入征鞯。汝复为春草,吾几作夜鹃。
随夫行蜀栈,携子渡秦川。宦思凉如水,归心静似禅。
柳花空作絮,榆荚不成钱。松竹留荒径,莼鲈忆旧船。
漫言童仆饱,还望故人怜。刀尺霜前女,笙璈海上仙。
暂时容梦见,异地各情牵。枫助思亲泪,蝉催去国年。
天涯千嶂在,陇上一枝传。何日随归雁,南云滞影旋。
池畔珊瑚井,井水通潮汐。潮见珊瑚波,汐见珊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