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鸿一(?一740前后)唐画家、诗人,著名隐士。一名鸿,字浩然,一字颢然,本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县东北)人,徙居洛阳,后隐居嵩山(今登封市)。博学,善篆籀,工八分书,能诗。画山水树石,得平远之趣,与王维相当。卢鸿回山后,聚徒五百余人,讲学于草堂之中,成为一时之盛。自绘其胜景为《草堂十志图》,有摹本,图录于《故宫名画三百种》。《全唐诗》录存其骚体诗十首,名《嵩山十志》,为描写嵩山十景、歌咏自己的隐逸生活之作。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史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又僦民完成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凡死者,使在处随收瘗之。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天子东向忧劳,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公所拊循,民尤以为得其依归。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盖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则有间矣。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半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公元丰二年以大学士加太子保致仕,家于衢。其直道正行在于朝廷,岂弟之实在于身者,此不著。著其荒政可师者,以为《越州赵公救灾记》云。
欲见遐陬尽乐康,沈黎回即按嘉阳。寻山举屐三峨峻,度岭驱车九折长。
坞柏正宜寒后悦,驿梅多向腊前芳。锦川遨乐春期近,早著鞭来入醉乡。
长安百万人,中有贱男子。日挟卖赋钱,来游酒家市。
昨日送君回,今日游君来。送君游君于此桥,长安酒人何寂寥。
酒人无多聚还喜,破帽尘颜挈吾弟。摄衣上坐只三人,爽语寥寥落檐际。
君言内热需冷淘,我惯手冷应持螯。闲无一事且沉醉,不然辜负青天高。
青天高高复飞雨,二十四棂风欲举。飞蓬卷叶十里间,直视城南落惊羽。
浓云欲暗南郭门,斜日忽破千林昏。阴晴万态斗秋景,醒醉一梦恬吟魂。
持千螯,挥百尊,不觉楼上空无人。君归虽遥莫先走,万事要须落人后。
君不见,门前豪骑控双龙,笑我西行马如狗。
君不见玉虚观前松,去年冻乾今复生。树灵力排雷雨会,干大每与蛟龙争。
下有万古不定之龙沙,风滚无时休。英雄奋发各有时,运至贾贩皆公侯。
腐草尚为萤,何况堂堂七尺躯、万物之灵。高牙大纛苟不我,石泉白云谁复争。
举眼江汉鸿冥冥,与尔倒此沙头瓶。
刘伶沛国人,独以好饮名。每乘苍鹿车,出入携瓶罂。
结交嵇阮徒,陶然过平生。妻言不足听,自谓能忘情。
常使荷锸随,已觉累尔形。如何饮酒台,却在淮阴城。
千年土花白,尚疑垒曲成。至今台下草,春风吹不醒。
君行戒晨装,淮泗千里程。登台勿酹酒,当诵周觞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