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南海柏台甘露赠潘侍御 其一

绣斧光清瘴海云,行台甘露柏纷纷。九天骢马人争避,五色神羊气不群。

白简风生骢起粟,皂囊秋净总垂文。侍臣岂让东方朔,千载芙蓉奉圣君。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猜你喜欢
一派吴兴水,西来此驿分。路遥经几日,身去是孤云。
雨气朝忙蚁,雷声夜聚蚊。何堪秋草色,到处重离群。
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旧游帘幕记扬州。一灯人著梦,双燕月当楼。
罗带鸳鸯尘暗澹,更须整顿风流。天涯万一见温柔。瘦应因此瘦,羞亦为郎羞。
寂寞山城,春已半、好花都折。无奈向、阴晴不定,冷烟寒食。莫问花残风又雨,且须烂醉酬春色。叹使君、华发又重来,人应识。
丹井畔,山桥侧。空翠里,烟如织。便直教马上,醉巾沾湿。丞相车茵端未惜,孟公好客聊无客。算明年、溪路海棠开,还相忆。
庾信哀何极,仲宣悲苦多。因思学文赋,不胜弄干戈。
自古有如此,于今终若何。到头重策蹇,归去旧烟萝。
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香阁掩,眉敛,月将沉。
争忍不相寻?怨孤衾。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天边雄镇北门管,海内通儒东塾书。膝下传经幕中檄,数君才调有谁如?

严侯本武人,科举偶所慕。弃官更纳粟,被刖尝至屡。

平生等身书,弦诵遍行路。晚邀进士赐,食报一何暮。

回思丙丁间,春闱我犹赴。都门有文会,子作必寄附。

传观比尤王,一读舌俱吐。谁知厄场屋,同辈空交誉。

天倾地维绝,万事逐烟雾。八股竟先亡,当时殊不悟。

寒窗抱卷客,亿兆有馀诅。吾侪老更黠,检点誇戏具。

烦君发庄论,习气端如故。

望望秦馀杭,首尾行不了。大石突其居,翘然一拳挢。

山体厚藏骨,吐秀此特表。正类抱中婴,头顶露于褓。

形大气则散,趣足在于小。其深虽未即,远观已自好。

顷来莫能穷,继至敢草草。循墙道林麓,记曲乃遗杳。

登登觉向峻,渐渐驾木杪。猊峰据门左,呵禁口欲咬。

有磴沿百级,有殿嵌山造。并殿跨偃石,悬身龙袅矫。

行人自其下,恍惚怖四爪。转高蹐其背,股慄身亦掉。

镇脑结佛亭,所仗力可扰。四壁满题句,贵贱成杂扫。

同游惩涉险,旋踵促及早。次寻岩间寮,蜂房互窈窕。

缘势尽西向,局地窄接缭。云栈中贯穿,所历平地少。

山静日自长,石瘠人亦槁。坐僻觊居安,传奇被游搅。

阳厓诧唇掀,阴窦疑目窅。虚含风飂飂,湿映云稍稍。

众绉不可熨,乱舋龟拆兆。层叠百宝合,正绀或厕缥。

亘此金刚座,千古不可剿。危椒压屋脊,雷雨常怯倒。

草木亦作怪,牢络万藤茑。苍松长深根,本矮枝节老。

斜见山桃花,微红映丛筱。草异传多药,采掇未谙晓。

欲宿偿三过,衾裯悔忘抱。既夕气更佳,延月象倍皎。

尚欠一踏雪,意先有璚岛。情状要细述,言语未获巧。

不期诸?嵬,拄腹早韫藁。宛然紫芙蓉,为我一手拗。

东坡昔袖去,援例我非狡。山僧苦著相,便觉生烦恼。

银烛秋屏浅梦中。花光人影斗玲珑。瓜犀暗怯寒泉沁,荷露微销宿酒浓。

香雾敛,晓云空。迢迢碧汉路难通。深情若比回塘水,长定西流不复东。

藜杖山中出,吟诗对范家。相知从海峤,寄食向京华。
名宦成何报,清眸未纵赊。临邛梦来往,雨雪满褒斜。

曾同诸子共趋庭,朝退追随过引亭。杖履于今魂梦里,不堪回首忆横经。

晴看日向海中出,雨觉云从足底生。唤起江城六朝梦,天风吹下木鱼声。

箫声凤台曲。
洞吹龙钟管。
镗{釒答}渔阳掺。
怨抑胡笳断。

江村频斥堠,避地且藏身。未必离乡井,聊为出世人。

望穷二岛界,梦绕五湖滨。倘遇群真侣,相期共结邻。

雨罢山堂宴未休,乌山醉傍晚晴游。
隔江云树翻残照,到石风花减客愁。
祠殿草荒中使返,姓名苔蚀古人留。
空伤往事论今夕,倚杖听莺忆酒俦。
丰标病后维摩相,骨骼穷来贾岛诗。
我亦清臞花莫笑,相逢休要话轻肥。

菱叶初肥稻叶黄,茅椽八九在中央。日斜驱犊笆篱外,水落叉鱼略彴旁。

云阵半浮山面白,竹风时作雨声凉。秋来更有牵情处,紫蟹黄鸡恣意尝。

西京五亩园,花木秀而野。
坡仙作此诗,感事记司马。
深夜独乐堂,气象极闲雅。
晚芳相元佑,勋名动夷夏。
渺渺水连天,归程想几千。孤舟辞曲岸,轻楫济长川。
迥指波涛雪,回瞻岛屿烟。心迷沧海上,目断白云边。
泛滥虽无定,维持且自专。还如圣明代,理国用英贤。
舟在中流进退难,发虽种种此心丹。
死为元亮终书晋,生是留侯本事韩。
贫贱不忧知有道,乱离最幸是无官。
岁寒谁似东篱菊,禁得投簪日日看。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